新常态下滕州市林业工作稳步推进

30.03.2015  00:56

入春以来,滕州市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为统领,以改善生态和林农增收为着力点,深入分析新常态下林业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新举措,超前谋划,突出重点,抢抓机遇,广泛发动,强力推动春季造林绿化工作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苗木订购280万株,开挖树坑60万余个,新增成片造林面积1.6万余亩。

 

一、超前谋划,确定林业发展新思路。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普查工作成果,科学确立了2015年林业工作“124610”的工作思路,(即:围绕全国绿化模范市创建一个中心,紧紧抓住改善生态、林农增收两条主线,健全强化作风建设、创新工作机制、提升业务水平、加强督导考核四项保障措施,加快发展六大林业产业,全面实施林业十大重点工程),并根据滕州市委、市政府特色化发展、差异化考核的要求,制定了《2015年滕州林业工作要点》、《滕州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年完成成片造林面积4万亩的任务目标科学分解到各镇街、各单位。

 

二、服务民生,抓好林业发展新主线。 根据滕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突出抓好“改善生态、林农增收”两条主线,创新发展机制,抢抓造林时机,稳步推动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发展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开展土地流转推广“企业-基地-农户”的新型林业发展模式,形成了生态增绿、企业增利、农民增富的三赢格局,在全市范围内打造了镇域生态特色。柴胡店镇依托青龙山绿道,在两侧山体发展农业观光园和采摘园,已栽植紫薇、海棠、加拿大红樱、沂源红苹果等各类经济、观赏苗木2万余株;张汪镇流转土地面积1000余亩,采取网格化设计,栽植名贵经济树种元宝枫10万株、各类彩叶树5万株,预计年产值可达200万元以上;滨湖镇引入北京沁川科技有限公司、临沂世标园林投资,建设完成5000余亩竹柳产业基地和1000余亩以北美彩叶海棠、国王枫为主的中国红海名贵花卉苗木基地,现已完成130余万株观赏苗木栽植。

 

三、激活动力,创新林业发展新机制。 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林业项目资金,已争取中央森林抚育补贴、中央财政造林补贴、长江防护林工程、湿地植被恢复项目、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等项目,为滕州市林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撑;积极开展林业招商活动,动员企业承包荒山、流转土地,开展造林工作;广泛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起草下发了“参与义务植树?共建绿色滕州”的倡议书,通过栽植栽纪念树、造纪念林、建公益林、认建认养、捐资植绿、建义务植树基地等方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春季造林活动。植树节当天,滕州市四大班子领导与市直机关干部共2000余人,来到秀美荆河两岸开展了大规模的义务植树活动,共栽植雪松、黑松、桂花、高杆石楠、高杆女贞、银杏等苗木2.6万余株,进一步掀起了全市春季造林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入春以来,滕州市共有3万人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苗木26万余株,新建义务植树基地20处。

 

四、全面推进,打造林业发展新重点。 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任务目标,科学提出了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备查准备工程、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精品线路提升工程、红荷大道绿道建设工程、秀美荆河绿色长廊建设工程、青龙山绿道配套提升工程、重点区域荒山绿化工程、湿地植被恢复建设工程、森林防火体系建设工程、古树名木保护及乡土树种培育推广工程、城区绿化十大重点工程。采取一个工程一套班子、一套方案的办法,成立了10个工作组和9个督导组,严格按照重点工程建设标准和时间节点,细化措施,加强督查,以重点工程建设带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防护、湿地保护等多项林业工作全面发展。目前,青龙山绿道配套提升工程已完成苗木补植、配套设施建设、片区绿化提升等任务;秀美荆河绿色长廊建设工程绿量提升已完成苗木栽植、森林文化廊道建设完成规划设计工作;红荷大道绿道建设工程已完成工程规划设计的招标,待工程招标后按正常程序进行建设;积极实施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市备查准备工程和精品线路提升工程正,正收集整理档案资料,筹划编制创建宣传片和宣传画册,并初步筛选了43处迎检精品点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