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生中小城市和省级特色小镇建设启动

17.02.2017  18:39
  记者 杨学莹 报道

  本报济南2月16日讯 到2020年,将枣庄、东营等8市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平度、滕州等15个县(市)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桓台、广饶等15个县(市)培育成为20万人以上的Ⅰ型小城市;济南市章丘区刁镇、青岛市黄岛区泊里镇等10个镇培育成为镇区人口超过10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的新生小城市。16日,全省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启动电视会议召开,我省新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正式起跑。

  作为新生小城市的“后备梯队”,商河县玉皇庙镇、莱西市姜山镇等30个镇被确定为“重点示范镇”,2020年,将培育成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的重点示范镇,进行小城市试点。济南平阴县玫瑰小镇、青岛城阳区棘洪滩动车小镇等60个小镇将创建特而强、精而美的特色小镇。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加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突出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特色产业再造,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有效途径。这是我省的一个战略选择。”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王玉志说。

  王玉志表示,与江苏、浙江等省的人口输入型城镇化和四川、河南等省的人口输出型城镇化不同,我省城镇化发展呈现出典型的县域城镇化、本地城镇化特征。但我省中小城市规模实力不强,小城镇偏弱,产业就业支撑能力不强,对人口的吸引和承载能力有限,辐射带动作用较弱等问题比较突出。开展全省新的中小城市试点和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相当于“”了我省城镇化体系的“”,可促进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除了人口规模膨胀,2020年新的中小城市将变成什么样?我省要求,其经济实力要持续增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产城融合度高,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50%、60%、60%以上;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更加健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增幅均超过全省平均增长水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