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早餐】

18.06.2015  07:35

【山东小麦收割基本结束 较去年提前5天】

  截至16日下午4点,山东已经累计收获小麦536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4%,其中济南、聊城、枣庄麦收基本结束,德州、临沂、淄博麦收进入尾声。今年山东小麦在15天时间内基本收割完成,较去年提前5天完成。

  今年山东省小麦机收从6月2日启动,6月6日至6月10日连续五天日收获面积逾500万亩,15天时间基本收割完成,较去年提前5天完成。

  山东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麦收新增小麦联合收获机5000多台,保有量已达15.7万台;通过对农机作业能手的培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水平,农机作业质量明显好于往年;同时,积极推行小麦机收、秸秆还田等“一条龙”作业模式,实现小麦随收、玉米随播。此外,面对突发天气导致部分地区10万多亩小麦倒伏,各级农机部门共紧急调集300多台履带式收获机,抢收小麦达250余万公斤。

  截至16日下午4点,山东累计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17万台,日收获小麦257万亩,累计收获小麦5361万亩,占应收面积的94%,其中济南、聊城、枣庄麦收基本结束,德州、临沂、淄博麦收进入尾声,东营、潍坊、滨州麦收过九成,青岛、威海麦收近七成,烟台麦收过六成。全省累计投入玉米播种机18.1万台,已机播玉米3226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72%。东营、潍坊、滨州麦收过九成,青岛、威海麦收近七成,烟台麦收过六成。全省累计投入玉米播种机18.1万台,已机播玉米3226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72%。

(来源:大众网)
 

【山东七种方式引导土地流转】

  近日,山东省委、省政府“两办”《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以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坚持依法自愿有偿、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土地经营权通过七类方式实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到2020年全省承包土地经营规模化率达50%以上。

  《意见》提出,要依法有序,积极探索,通过七类流转方式,引导规范土地流转。一是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基本方式流转承包地。以转让方式流转承包地的,应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且需经发包方同意;以其他形式流转的,应报发包方备案。二是在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基础上,探索承包土地折股量化、按股分配,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户入股土地生产性能评价制度,按照耕地数量质量、当地土地流转价格计价。三是支持“不改变承包关系、保证地有人种”的土地托管流转,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展合作与联合,推广供销、农机、邮政、烟草等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托管、劳务托管、订单托管等经营服务。四是鼓励土地股份合作流转。鼓励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将承包地集合起来,采取统一经营或统一对外流转。五是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实现流转。引导农业企业采取利润返还、股份分红等形式,与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六是建设农业园区实现流转。鼓励各类经营主体共同出资、相互持股,建设农业示范区,发展混合所有制农业。七是引导规范工商资本参与流转。鼓励工商企业发展种苗繁育、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开发农村“四荒”资源。

 

(来源:农民日报)


【发改委:力争未来5年粮损率降四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6月16日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力争每年减少粮食产后流通环节损失浪费1300万吨以上,损失浪费率下降40%以上,粮食消费更加科学合理,形成全社会节粮减损长效机制。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近日已经联合发布了《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规划(2015-2020年)》。这也是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首个国家级专项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面建成售粮便利、储存安全、物流通畅、供给稳定、应急高效、质量安全、调控有力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现代粮食流通新格局。从具体指标上看,到2015年年底前,我国将完成集中新建仓容1000亿斤任务,实现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户数达到1000万户;到2017年,完成全国“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到2020年,基本消除“席茓囤”等露天存粮。

  记者了解到,当前,粮食流通基础设施长期薄弱和落后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收储供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粮食收储仓容能力严重不足、物流通道不畅、应急供应能力薄弱、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等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凸显。


 

(来源:中国粮油网)

【农民对土地流转有“六怕六担心”】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中青年群体纷纷在都市和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农地更多是由留守老人去经营。这种“老人种田”的现状,客观上加速了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笔者在豫南某地调研时发现,农民对土地流转抱有很大期望,同时也存在“六怕六担心”。  
  一怕私下流转无协议,担心口头约定引纠纷。一些地方因位置偏僻,没有较大的公司整体对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有的只是户与户之间的短期行为,口头约定,流转时间、流转经营范围等没有明确规定。土地流转后,有的擅自改变了土地用途引起对方不满;有的刚刚对土地进行了投入,被流转方又要收回,由此而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数不胜数。  
  二怕流转公司无实力,担心流转费用无保障。近年,大量资本下乡搞土地流转。一些大的公司有雄厚资金和地方政府支持,农民比较放心。但有的流转方只是近村或本地的农民,他们的实力一般,有些是以合作社形式成立的,其流转土地的目的就是以土地作为资本申报项目以获取贷款。对这样的流转,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流转费用难兑现。  
  三怕流转土地改用途,担心粮食补贴不发放。有些流转出的土地被种果树或挖鱼池,农民担心不种小麦、玉米、水稻等常规农作物,“粮食直补”不发放。  
  四怕土地流转没事干,担心生活来源无保障。这类情况主要是以种田为生的农民,年龄在50至65岁之间,外出打工已经没人要。把田地给别人种,一是心里有一种空落感,二是一年每亩500元左右的流转费太少,自己随便种种,每亩也能收入上千元。  
  五怕流转土地被抵押,担心流转土地遭没收。土地被企业流转后,农户担心这些企业不是以种田为主,而是变相圈地、建农庄,搞养殖场,然后向上级立项并以此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农民担心如果流转企业破产或经营不善,抵押的土地被银行或债务人没收,农民没地方去说理。  
  六怕流转时间年限长,担心流转到期难回收。流转双方签订合同,一般时间都在10年以上,农民担心流转时间太长,到期后难以收回经营权。一些流转方在流转土地上建有房屋,栽有名贵树木,其价值难以核算。若合同到期,流转方以经营损失、建筑物拆迁补偿、树木迁移补偿等种种理由不愿退出,农民作为弱势群体,难讨说法。

(来源:中国粮油网)

【“绿色超级稻”培育有望突破】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近日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的一项重大突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团队从籼稻中克隆出高氮利用效率基因NRT1.1B,将其导入粳稻品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这一改良明显提高了粳稻的氮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此项成果被《自然—遗传学》期刊评委高度评价为“一个伟大的发现”。

  氮素是促进作物增产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但氮肥的大量施用不仅增加生产成本,更会导致气候变化、土壤酸化及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灾难。据估计,仅欧盟每年用于治理氮污染的费用在700亿至3200亿欧元之间。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人口对世界粮食产量提出了更大需求。因此,如何在减少氮肥施用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始终是困扰科学工作者的难题。而培育高氮肥利用效率的作物新品种,正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粳稻和籼稻是亚洲栽培稻的两个主要亚种,它们在形态、发育与生理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粳稻由于较强的低温耐受性、更好的食味品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然而,粳稻的氮肥利用效率比籼稻低,成为限制其种植面积扩大的重要瓶颈。

  植物主要以铵态氮和硝态氮为主要氮源。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储成才研究员领导的团队研究表明,籼稻品种利用硝酸盐的能力显著高于粳稻品种。他们通过图位克隆技术从籼稻中克隆出高氮利用效率基因NRT1.1B。NRT1.1B编码一个硝酸盐转运蛋白,在籼粳稻间只有一个氨基酸的差别,且籼稻与粳稻呈现出显著的分化。各种证据表明,籼稻型具有更高的硝酸盐吸收及转运活性,籼稻中的硝酸盐同化过程的关键基因也被显著上调,这导致籼稻具有更高的氮肥利用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NRT1.1B中一个碱基的自然变异是导致粳稻与籼稻间氮肥利用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他们将籼稻型NRT1.1B导入粳稻品种,在北京、上海、长沙三个试验点进行田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含有籼稻型NRT1.1B的粳稻品种在一半施肥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增产30%至33%,氮肥利用效率提高30%;在正常施氮条件下,增产8%至10%,氮肥利用效率提高约10%。这一研究结果表明,NRT1.1B在粳稻氮肥利用效率改良上具有巨大应用价值。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储成才课题组助理研究员胡斌博士说,该项研究不仅揭示了水稻亚种间氮利用效率差异的分子机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国科学家提出的“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和“绿色超级稻”的培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子模块。

(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