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用新媒体讲好优秀传统文化

25.05.2015  17:12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沧桑,维系了历史、滋养着当下,曾经的缺失是我们民族永久的痛。国家层面的一系列政策、纲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以及在教育系统中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只有政策和制度上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在当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文化自信有余、文化自觉不足,学术研究与弘扬落实缺乏有效的互动等。有鉴于此,著名国学家楼宇烈指出,“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的传播,不仅要坐而论道,更要起而行之。”

  如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既保留传统的精华,又能与现代社会实现无痕对接,使优秀传统文化这笔华丽巨大的财富与新生代近距离接触,“润物细无声”地濡染和塑造当代人们的心灵与人格,为现代中国社会提供破解难题和困境的钥匙,这需要在传统文化传承和教育中构建多层面、多维度的体系,特别是要发挥新媒体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大学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也是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要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以文化人”,除了家、校、社会三者的结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外,可采用多渠道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中。首先,开设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门类多样、内容丰富的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如“《论语》选读”、“国学概论”等,这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教育最惯常的途径,可满足不同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其次,利用历史、美术、语文等各学科教师的优势,开设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青铜文化、玉石文化、书法文化等。再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另外,在专业课教学中,可发掘学科的文化内涵,找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达到教书与育人的高度统一。比如碳酸钙的化学反应可在《石灰吟》(于谦)和《客从》(杜甫)等古诗中找到踪影;信口雌黄、炉火纯青等成语所折射出的化学现象,以及众多古籍如《天工开物》中的有关描述都可以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契合点。

  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使之进课堂、进教材,这是一大进步,对于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华民族的一代新人方面有着一定的功用,也是当前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流渠道。但问题也是显而易见: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说教味浓,面对新媒体的挑战缺少实际的应对方案;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度不高,有一定的应付成分。而大学生生活在新媒体时代,大部分的精神生活空间被手机、互联网等数字媒体占据,阅读模式也日渐向“短、平、快”发展,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兴趣也被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的网络文化所消解,对传统文化认知本就不足,缺乏应有的文化自觉性,而文化的多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这些弊病致使传统文化的教学在大学生中掌声多、影响小。能否真正进头脑,其效果如何还有待考量。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不是单纯让学生在知识层面上把握教学内容,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行为上真正落实,只有学生对所讲授理论“真学、真信、真用”,对教学内容做到“入耳、入脑、入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因此,根据新媒体的特性和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汇集传统文化中富有智慧、最深沉的提炼和思考,创建一个适用于新媒体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库,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新媒体传播平台辐射和传播,可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中,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创建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库可以汇集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和传播中众专家的集体智慧,通过全面的挖掘、梳理,巧妙的文本设计、素材选择,运用学生真心喜爱、又能终身受益的优秀文化节点,以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短平快的阅读与视听、少而精的内容来迎合新媒体环境下碎片化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内容上,要尽量包括哲学、文学、宗教、历史、道德、建筑等多个门类;从内涵上,将那些积淀在中华文化中延续不断、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总结凝练出来,使之更具时代性,能够经世致用,关注社会现实,解决社会问题;方式上,需根据新媒体传播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剔除与吸收,以微视频、微课、短小精悍的解读、启发等形式,革故鼎新,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有了完备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库,高校就可以通过学生工作系统将优秀的文化素材不断推送到大学生的客户端,并以此为辐射源,鼓励学生将喜欢的内容转发到其他的朋友圈中。这种实用的、新奇的、趣味的快餐式文化教育方式利用了新媒体的传播便利,可以与高校已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活动和安排有机地契合,引发受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共鸣。通过OA办公自动化系统还可将信息推送至教师,提高师资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让大学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负起应用的责任。这一传播方式推而广之,在政府、企业、媒体中都可以复制,可进而形成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氛围。
 

  (作者: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赵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