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亿美元的"早餐"吃的啥?

16.12.2014  13:17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克强总理15日的紧张日程从一顿早饭开始。天刚蒙蒙亮,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就来到克强总理下榻的酒店——北京大厦,邀请克强总理一起吃早餐。

  这是一顿简单的早餐,只有一张圆桌,两把椅子,一些简单的中西餐点。这也是一顿丰盛的早餐,两位总理在餐桌上就中哈产能合作达成的共识内容丰富,覆盖广泛。这更是一顿登高望远的早餐,这项合作不仅将惠及中哈两国人民,更将为区域内各国带来长远的共同利益。

  站在大厦23层的旋转餐厅,阿斯塔纳城尽收眼底,这里适合登高远眺。

  (克强总理与马西莫夫总理在北京大厦共进早餐,摄影记者:庞兴雷)

  (马西莫夫总理来得太早了,阿斯塔纳的天刚蒙蒙亮,摄影记者:庞兴雷)

  不同于昨晚的欢迎宴会,这顿饭非常私密,就两位总理和一名随行翻译。吃的时间不长,40分钟。粥、冷盘、水果、酸奶……中西合璧的餐点也很简单。毕竟,这顿饭吃的就是一个氛围,让两位总理能在紧张忙碌的正式活动外,有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机会。

  在中国有多年求学和工作经历的马西莫夫总理堪称现任外国政府首脑中数一数二的“中国通”,加之他与克强总理相同的法学和经济学背景,俩人肯定有不少共同语言。

  但最能激发两位总理共鸣的还是中哈两国在产能合作上的巨大潜力,双方的探讨也从昨天的会谈桌上延续到了今天的早餐桌上。克强总理提出,能否在当天即将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总理会上,宣布中哈产能合作的计划,以显示中哈合作的示范意义。马西莫夫总理当即表示完全赞同。他说,中方宣布这一计划后,哈方立即表态支持。

  (克强总理同马西莫夫总理举行会谈,摄影记者:饶爱民)

  (克强总理同马西莫夫总理在会谈后签署两国总理第二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摄影记者:黄敬文)

  两位总理一拍即合。要知道,这一合作的诞生将为两国带来一份总价值180亿美元的“超级大单”,涉及基础设施、公路、住房等众多领域。中方多余而优质的产能找到了“用武之地”,哈方为振兴经济而制定的“光明之路”计划也找到了实施的依托。更重要的是,这样双赢的合作,为双方乃至本地区国家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各种挑战,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保持发展势头,提供了有力支持。

  “李计划”——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今天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秘书长和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时,如此形容中哈产能合作框架协议。因为他深知,这一计划的达成,将不仅仅使中哈两国受益,还将惠及地区国家,为各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秘书长和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时,与克强总理相谈甚欢,摄影记者:黄敬文)

  (纳扎尔巴耶夫总统集体会见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秘书长和地区反恐机构执委会主任,摄影记者:黄敬文)

  正如克强总理在上合组织总理会上所说,本地区国家市场需求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装备制造能力强,产品性价比高,愿与成员国加强在冶金、建材、交通、电力、电信、汽车组装和食品加工等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