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齐鲁环保世纪行系列报道2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昆嵛山自然保护区成了村民的“致富区”

06.07.2017  18:32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烟台市东部,是中国赤松原生地,也是全球同纬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近年来,昆嵛山管委会借助体制优势,强力关停采矿挖沙项目、迁出小饭店小旅社,并引导农民在保护区外围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打造“林家乐”生态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了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给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赋予行政管理职能,生态保护和发展管理一下子就理顺了。”5日下午,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主任吴有进说,保护区现在是烟台市的县级政府机构,设立了公安分局、资源保护综合执法局、财政、国土、规划、建设等十几个部门单位,拥有地方执法权。借助这一优势,保护区在关停全部十几处采矿、挖沙、采石项目,迁出小饭店、小旅社的过程中,执法部门及时迅速的化解了部分矿主的阻挠。

  与此同时,烟台市政府不把招商引资、财政收入、GDP作为对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的行政考核指标,而是代之以生态保护、火灾预防等项目。不仅如此,烟台市还每年给保护区固定拨款1个亿,用于保护区的各项财政支出。

  “自然环境要保护,老百姓也想致富,但保护区不是开发区。”吴有进说,为了更好的保护生态,就必须让昆嵛镇36个行政村的1.2万村民共享生态红利。长期以来,昆嵛镇农产品以苹果、小麦、玉米等为主,但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严重,60岁以上老人超过30%,不再适合种植上述作物。保护区经过考察试点,决定成立合作社引导农民发展养蜂、旱稻等特色生态农业。养蜂对劳动力的需求比种地低,但附加值却高出很多;昆嵛山的土地30年没打过农药,收获的旱稻经检测重金属含量基本为零,很受市场欢迎。

  5日下午,大众网记者在昆嵛山自然保护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看到,半斤装的昆嵛山百花蜜售价达95元,一斤小米的售价可达15元,比市场价平均价格高出近一番。该服务中心负责人时杰介绍,昆嵛山农产品现在主推小米、大米、苹果、蜂蜜、乌米、雪果等。目前他们与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都签订了合约销售农业合作社的农产品,从去年双十一以来,销售额已超过53万元。

  昆嵛镇的36个行政村大都位于保护区外围,引导村民就地发展特色农家乐,对吃惯了精米细豆的市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家住桃源村的李俊东曾经在广东打工,看准家乡发展的机遇后他带着广东媳妇回到村里,借助媳妇的煲汤手艺开起了林家乐。“我们家的菜独具一格,是鲁菜和粤菜的结合,主打菜是野生菌丸子汤、保健鸡汤。”他告诉大众网记者,桃源村林家乐最大的特色就是原生态食材,他家在山上散养着山鸡,还开辟出专门的基地种菜。“旺季的时候差不多一天能接待七八桌人,去年一年赚了十来万。”他说。

  像李俊东家这样的林家乐,昆嵛镇已经分两批发展了30户。为鼓励懂经营的村民发展林家乐,管委会除直接补贴一万元外,灶台、桌椅、锅碗瓢盆等都有物料补贴。管委会还将林家乐与景区门票进行了捆绑,游客在林家乐吃饭可享受景区门票打折。“发展森林旅游,需要提档升级。”吴有进说,下一步他们还要引导村民发展高端民宿旅游。

  现在的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风吹过松林送来阵阵新鲜空气,令人放松畅快心旷神怡,核心区地面上随处可见赤松松果,狗獾、野兔也成了红外摄像监控的常客。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昆嵛镇居民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增长速度超过烟台市平均水平。现在,意识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村民不再猎捕野生动物、采挖珍稀药材,而是自觉承担起保护责任,成了维护生态、美化家园的生力军。

  网址链接: http://sd.dzwww.com/sdnews/201707/t20170706_16127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