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弘扬祖德 清廉爱民忠厚传家

23.01.2017  20:06
1月22日,琅琊宋氏家族2017年春节祭祖仪式在兰陵县向城镇杭头村临沂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氏祠堂举行。来自临沂、枣庄、徐州等地的20多万宋氏宗亲的部分代表欢聚一堂,隆重祭祀列祖先贤,秉承优良传统家风,倡导家族清廉文化。

      鲁网1月23日讯 :1月22日,琅琊宋氏家族2017年春节祭祖仪式在兰陵县向城镇杭头村临沂市第三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氏祠堂举行。来自临沂、枣庄、徐州等地的20多万宋氏宗亲的部分代表欢聚一堂,隆重祭祀列祖先贤,秉承优良传统家风,倡导家族清廉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奏响了时代主弦律。

  活动当天宋氏家祠鞭炮隆隆、锣鼓喧天。一年一度的春节祭祖活动如期举行。200余名宋氏族人代表在春节前夕,从各地来到家祠,长幼为序,辈分有秩,子孙轮流行鞠躬礼拜祭祖,表达了对先祖的虔诚敬意和深远的思念。

  宋氏宗亲代表宋沛田在致辞时说:“尊祖敬宗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追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作为宋氏后人,我们自然也心中充满了对先祖先辈的崇高敬意。”在春节祭祀期间,族内长者要求大家以认真重视的态度拜祭祖先,以此提高族人尊祖敬宗意识,时刻铭记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先辈精神,弘扬敬老爱幼之美德以及忧国忧民的廉洁文化传统。  

  明代琅琊宋氏曾经培育出多位清廉爱民风清惜声的文人官宦,其中之一被世人称为“熙时良牧”,他为官清廉著称,曾经回家卖掉祖地18顷,拿去救济乐平灾民,深受百姓拥戴。 

  宋之郊(1609—1674)。宋之郊字万生,号莫斋,明末沂州兰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梧桐村)人。其曾祖父宋桂,乃临沂琅琊宋氏家族中考取的第一位秀才;其舅父孙一脉,乃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掌管编修国史),乃著名反清斗士。他深受家族文化熏陶,自幼聪颖过人,品学兼优;“以才名动乡里”。据《沂州志。宋之郊传》等记载:之郊乃壬午科(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荐贤书,除江西乐平县令,“多循绩”。另据民国五年(1916年)编修的《临沂县志》记载:之郊任乐平县令期间,“有惠政”。其为官一曰清廉,他在家报中写道:“吾做官囊无半分,谁知之者?天地鬼神鉴证而已”。二曰爱民,顺治年间乐平遭飓风水患,他回家卖掉祖地18顷,拿去救济乐平灾民。直至康熙年间,仍多次捐出家资,赈济灾民,先后变卖田产达数拾顷。三曰风清,他在家报中说:“常见科第中人,有不知汉唐宋为何物,空负科名耳;吾在此做官如在家做秀才一样,不以福祸得失乱吾方寸,不以奴颜婢膝失吾面目;期盼后世子孙仍将此奉为圭臬。四曰惜声,他在与其堂伯父宋鸣珂(明末岁贡生,曾任莱州知府)的《使者知道》书信中写道:“侄身处脂膏,不求自润,总不欲堕吾清白家声,使族中老成,有贿败之忧也”。据相关史志记载:他在江西乐平主政近三十载,年六十余致仕还乡时,乐平士人送他功德匾三幅:一为“熙时良牧”,二为“华封霖雨”,三为“纶褒三祝”。可见其政声民望之高。他不仅政声颇佳,且诗书亦精。其诗作有《咏鹤八首》等名篇传世。其书法以行草、狂草见长。清代晚期,有山东鱼台进士马星璧,为其《诗书集锦》作《》赞曰:“万生先生,作吏之廉,为子之孝;读书之能精勤,教子之有义方,梗概略具;而胸怀之高亮,丰神之超逸,点书间仿佛如见其人,洵可宝也。”并称赞他在乐平主政三十年,政声斐然;从他离开乐平,直到清朝咸丰年间,已近200年了;但那里的“吏治民风,回仍未改,廉吏犹是”等等。其褒扬之词,盛誉有加。 

  过年,这个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词汇,如今被人们当做味道品评时,有人说越来越淡,有人说还是很浓。浓是因为传统春节所蕴含的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深厚悠远的文化;淡是因为透着对浓的期待,渴望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完好地保存下去、发展下去。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 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文化学者宋家宣认为,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宋氏族人宋振建说,传统中国社会以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道德支柱。其中,五伦之首在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的实质在于孝道,祭祖则是由传承孝道衍生出来的一种形式。祭祖一般都是在思念与追忆中完成。不仅是家庭成员与祖先进行了一次心灵与心灵的对话,而且以此为纽带,凝聚了家庭成员的力量,增进了家庭成员的团结,升华了家庭成员的感情,让祖先生前制定的家规家训和良好家风在铭记中得到传承。

  宋氏族人宋如远说,祖宗虽远,祭祖不可不诚也。这里所说的“”,包括尊敬、怀念、感恩、继承、报答等多重意义。然而,如今个别地区少数人的春节祭祖,场面虽渐趋宏大,祭品虽渐趋丰盛,却越来越流于形式。祖先为谁,有何遗德,都一无所知。这种祭祀,有何意义?

  传承中华春节祭祖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华祭祖文化的现实效用,有助于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虽然,春节有些习俗或者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但春节的主题和精髓永远都不会过时。在弘扬正能量的新世纪,琅琊宋氏家族唱响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廉政文化的最强音,广大宗亲坚信美好的中国梦,以实际行动坚定的在文化传承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康庄的大道上阔步向前。(宋高峰 宋传伯 宋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