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人物:动车“华佗”刘波

23.01.2017  03:10

  每天晚上,运行了一个旅程的动车组只要一回家,刘波的检修工作就开始了。进入春运以来,刘波所在的动车所每晚上要对28组动车组进行检修,100余名和刘波一样的机械师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

  在对动车组走行部的检查过程中,刘波都会用上自己总结的“七上八下”检修口诀,这个口诀让车下上万个零部件一件不落地检查到,所有隐患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同事一有不明白的问题,他总会耐心的解答。在工作中,号称“动车华佗”的刘波,还要承担起对新入路大学生“传帮带”的职责。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每年大约有100多名新职人员顺利成为合格的动车机械师。

   中国山东网1月22日讯  (记者 张敏敏 通讯员 吴华鹏) 在动车检修行业里有一位普通的技术工人。然而,第十三届中华高技能人才、全国技术能手、全路技术能手、山东省首席技师、全国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党代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受到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这些殊荣和光环加身的他又会让人觉得他极不普通。他就是被央视誉为“中国速度守护者”的青岛动车段高级技师刘波。

  今年45岁的刘波出生于铁路工人家庭,自幼生活在铁道旁,童年起身上就带着铁路人的烙印。从1991年走进车间算起,20多年的铁路工作生涯,其中9年多的时间从事动车组检修,是伴随着动车共同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动车检修人,经他手检修过的动车就有4000多列。

  春运伊始,记者在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段动车组检修库D6B区见到了刘波,他正手持摄像手电,弯着腰聚精会神地检查着动车的走行部,一边查看还一边嘴里念念有词:“轴箱簧良好,轮对踏面良好……”

  据刘波介绍,这是他们为了在检修过程中保证精神集中,而创新的“四必”标准作业法,即是要求作业者在动车检查时必须“手指、眼看、口呼、画标记”。只有使作业人员做到身心合一,才能确保不遗漏车底下上万个部件中的任何一个小零件。

  多年的经验积累还让刘波琢磨出一套“七上八下”走行部检修口诀。掌握这套秘籍的诀窍就需要作业者手、眼、身、法、步密切配合。“每一步怎么迈,都有讲究,车体转向架侧面150余个大部件、近千件小部件,检查的时候有站有蹲。开始开始作业环视头罩、前灯、主排障器、STM天线、端板、辅助排障器、底板接线,下蹲注意踏面、制动盘上部、安全提吊、轴箱簧内侧橡胶堆、垂向减震器内侧上下节点、护套等。多迈一点角度就有偏差,有些部件隐蔽部位你就看不到,标准的 7步里这些部件保准一个不落。” 刘波说。

  动车组维修工种分得比较细,他们现在主要负责一、二级检修,一级检修就是作业小组对车下悬吊装置、车内、车顶进行日常维护。二级检修主要是专项作业,例如动车跑了30万公里需要做一些牵引传感器清洗、研磨子调试这类的设备性能测试。

  每年从春运来临前的一个月开始,都是铁路系统车辆维修最忙碌的时间段之一。

  夜晚的动车检修库内灯火通明,动车检修分动态和静态两种,全部走一遍流程至少需要2个小时,“听、看、闻”眼睛、鼻子、耳朵全都要用起来,听设备运转有无异音、看设备工作状态有无异状、闻设备运转是否产生异味,其间的检查事无巨细,让所有的隐患无所遁形。

  “高速运行时,铁轨上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坚硬金属,就可能导致动车脱轨。因此要求车体上绝对不能有配件脱落,所有配件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像这种‘开口销’要重点盯。现在正值春运,所以我们在标准落实上会更严格。”在检查完一组动车后刘波跟记者说。

  检查完车底走行部,刘波又来到三层作业平台。

  “干动车维修这活不是拿两个扳手冲上去就行的,脑子里得有本电路图。”刘波边走边说,2007年自己刚接触动车那会,培训期间下课都是拿着电路图追着教授问,花了半年时间啃下600多页的培训材料、100多页的应急处理手册和300多张全车电路图。处理突发故障,是动车维修的难点,而“脑子里装着的这本电路图”就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他指着列车顶部一根大拇指粗的电缆线说:“这个触电网,正常工作时带25000伏特高压电,小年轻们开玩笑说干活都顶着个‘雷’。动车构造复杂,一节车光螺丝都得10万个以上,还有上千条的电路回路。但干活还是有诀窍的,电路搞明白了,就知道控制系统,出现故障你就能判断出是哪里出了问题,拿着图纸直接去找,八九不离十。”

  检修车库入口“宁错停,不盲行;宁错扣,不盲放”的标语十分醒目。“干动车,最忌讳的是‘差不多行了’。”刘波说,教会他的是一次次“有惊无险”。

  有一次,刘波正在家做饭,接到随车机械师秦泗军打来的电话:“刘主任,缓解后BC压力(制动压力)是否不剩余?”“必须为零!”“现在5车BC显示为0.5千帕,有问题吗?”“停车检查!”“车正在区间里。”“立即停车!”机械师下车检查一看吓一跳,车底直往上返烟,由于长时间摩擦,制动闸盘已经通红。

  2011年7月1日,是京沪高铁开通运营第二天,新的旅客列车运行图大面积调整的第一天。早上7时20分,即将出库上线的G195、 G232次在ATP试验时先后出现常用制动不缓解,无法启动动车组。而MON屏(列车控制系统监控屏)上无相关设备施加制动,制动缸显示有120kpa的制动压力,经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也未发现异常。关键时刻,刘波紧急驰援,分析成因,果断要求司机断电降弓复位并进行换系操作,再次重启ATP,排除险情,动车组按既定时间出库。

  爱动脑筋的刘波,还经常对动车内的一些小部件提出合理化改造建议。他先后设计了集便真空发射器等多个小项目,一些有安全隐患的零件经他反馈后在新型车上得到了改进。

  最近的一次“小发明”是对车轮研磨块的,研磨块的功用相当于自行车上的刹车片,制动时由于剧烈摩擦,过去这个零件3天就要更换一次,而根据刘波的建议把持续摩擦改成间断式,既保证安全也降低损耗,厂家已经决定运用到新车型的生产。

  2016年12月,他捧回国家技能人才最高奖励——中华技能大奖,被同行称为动车“华佗”,但刘波仍觉得自己对动车了解不够。刘波翻着自己一笔一画整理出的电路图说:“动车组的电网一体化程度高,一个网络信号没给好,车组也能‘趴窝’。电路这块我还算熟悉,可网络这方面我不太懂。刘波说,作为第一代动车人,既然选择了,咬牙也得坚持,还不能当作简单活来干。

  在采访结束握手话别之际,记者又有新的发现,刘波表情痛苦得促了几下眉头,细问下才知道,临近春运开始,由于缺乏休息,着急上火,他患上带状疱疹,前胸肚皮满满一片。为了不耽误检修工作,他们跟任何人说,只在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后去医院打点滴进行治疗。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刘波打趣地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作者:张敏敏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