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日报》:治水,不一定是“苦差事” 山东治水后手渐显,生态、发展两不误

28.09.2016  16:35

  治水,不一定是“苦差事

  近日,环保部发布《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考核结果》,我省重点流域治污考核得分为99.0分,在25个省份中排名第一,并且斩获国家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九连冠和七连冠。

  获此殊荣,离不开山东数十年来铁腕治水的决心,以及“治用保”流域治污的强力推进。恢复常见鱼类稳定生长,流域水质连续13年改善……沿着现有成功经验,我们便可实现山东“水十条”中提出的2020年基本恢复水环境功能的目标吗?答案只能是:任重而道远。从临沂、淄博等地的治水举措来看,打造山东水污染防治升级版的雏形,正逐渐显现。

  污水厂深埋地下,地上建休闲公园

  青龙河是临沂城区的老护城河,自西北向东南蜿蜒伸展,好似一条青龙在城中游动,灵动而美丽。不过这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中了。他们都期盼着青龙河水重回清澈见底的那一天。如今,在青龙河上游位置,群楼环绕之间,有一处占地约20多亩、深18.5米的大坑,内起一座方形建筑,正紧张施工。原来,这竟是在建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地上营造高标准的市民休闲绿地公园。

  “水清了,景美了,周边市民都很支持,连带着楼盘也涨了价。”青龙河净水厂工程项目负责人李帅介绍,净水厂收集涑河片区周边的生活废水,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出水作为景观补充水排入青龙河。同样位于中心城区的陷泥河净水厂也是采用“地下全埋式”的设计,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这两处工程将大大缓解临沂市第一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压力。

  据了解,青龙河与陷泥河净水厂均采用PPP模式运作,市政府与北京一家公司共同投资4.4亿元,后者出资约占7成。“企业靠收污水处理费来获利,按每立方米1.73元算,除去市民缴纳的0.7元,政府再补贴一部分。”临沂市环保局副局长冯凡华说。

  省环保厅流域处工作人员刘时表示,这种全埋式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收集范围相对较小,对工艺流程、管线铺设要求相对较小,更简便易行,对外围环境没用影响,且“基本上可以满足除饮用之外的一切需求”。

  无疑,在城市新增生活污水和建设用地全面收紧的双重压力下,这或将成为未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趋势。在济南,金牛公园、赤霞广场、英雄山边沟等中水站采用的就是地下全埋式。据悉,省环保厅初步有想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这种地下建中水处理设施、地上建小型湿地的污水处理模式。

  污水厂下游建个人工湿地,出水地表3类水质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中水回用,势必要放到整个水环境的大盘子里来谋划。临沂市自去年6月起启动了包括青龙河、陷泥河净水厂,青龙河、陷泥河河道整治工程等9大类子项目工程的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系统推进流域治污。

  走出城来,河水还将得到一次净化。陷泥河的尾水,汇集到了国内最大的人工湿地武河湿地。该湿地全长15公里,面积2万亩,流经陷泥河、南涑河的尾水汇聚于此,经过7-10天的循环净化,出水水质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据统计,每天可处理40万立方米尾水,每年能节省污水处理费约3300万元。

  “五六年前就是一条臭水河,现在都愿来这了,还有钓鱼的。”罗庄区黄山镇的舒官庄村紧邻着湿地,村民张大爷闲暇之余常来此纳凉。据悉,包括武河湿地在内,临沂全市人工湿地已达33处。冯凡华称,临沂市12条重点出境河流都配套建了人工湿地,每个污水处理厂的下游也要建一个。

  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山东治水“技术三策”中“”的主要手段,其应用将得到强化并在全省逐步推开。在淄博,正打造“工业点源治理-城镇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河道生态修复工程”的污染治理综合体升级版。全市已建成河道型人工湿地35处;“潜流+表流”湿地2处,另有5处在建、3处列入规划。

  淄博市桓台县的马踏湖人工湿地,位于猪龙河入湖口处,便是按照“滞留塘+潜流+表流”组合工艺建设,2014年9月起投入运行,对猪龙河部分劣五类水体进行净化。在出水口位置,清澈见底,缓缓流入美丽的马踏湖,与进水闸口的浑浊有着天壤之别。甚至有个趣闻,有人在潜流出水口用矿泉水瓶接满了水,对比水质。等再顺着表流区域参观,走着走着便将瓶中水误饮而无察觉……

  “净化效果最好的就是潜流湿地。‘潜流+表流’兼具生态和景观效果,也很好。”刘时说,潜流一般需要一天时间,主要去除氨氮、COD及杂质,水就很清了。再经过二三十天的表流,主要去除总氮和总磷,出水水质能达到地表三类水标准。

  兼得经济社会效益,人工湿地运管模式尚需探索

  他算了一笔账,污水处理厂将水直接处理到地表四类水标准,一方需要5到10元成本,而处理到一级A标准(约同地表五类水),再经过人工湿地净化,只需要一块钱。人工湿地净化更经济、更生态。淄博市目前在全力推进的孝妇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将借鉴马踏湖人工湿地的经验,实施19处人工湿地和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同“泉林模式”相似,临沂的金锣集团也建成了大片的人工湿地,并且还产生了经济效益。去年3月建成的金锣万亩荷塘湿地,主要承接金锣集团肉制品及大豆加工废水经处理达标后的中水。荷塘里大面积种植的籽莲,进一步起到净化降解作用,并且有了养分来源,大大减少了柳青河污染负荷。

  据统计,金锣集团每年可节省污水深度处理费用1100余万元、化肥农药等投入品费用约500万元。“我们按一年1800元/亩土地流转建的,虽投入巨大,但产生的经济效益也很大。”金锣集团副总裁于洪波说,再过上三五年,荷塘的立体养殖、景观旅游做成规模,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万亩荷塘自然是由金锣集团运营管理,而马踏湖后期的管理维护,则交给了建设方省环科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该公司生态部工作人员刘道行表示,人工湿地也有“磨合期”,运行半年到一年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从技术角度看,由专业机构统一建管可以最大化生态修复功能。诸如马踏湖、武河湿地,虽有旅游景区开发的意向,但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尚未明确。“人工湿地的主体功能还是生态性,不能影响到。”冯凡华说,天然湿地由林业部门管理,而人工湿地的建设归环保部门,其管理、开发却未统一,且人工湿地资金仍单一来自于政府投入。

  水污染防治4个专项今年编制,明年全省推行水生态补偿

  “在一些人口集中的住宅小区和一时纳入不到污水处理厂的农村地区,可以建小型人工湿地、微型湿地群,非常管用。”刘道行说,人工湿地的功用还可进一步开发。事实上,山东“水十条”中明确提出,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要推广建设小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在农村地区,以微型湿地群和小型氧化塘为重点,有效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污水。

  目前,山东“水十条”一期行动计划(2016-2017年)已经通过了专家论证,有望于年前出台。根据工作部署,今年还要完成配套的饮用水及南水北调水质、退化湿地、滩涂底泥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聚集区等4个专项行动计划的编制。此外,还要完成水生态红线划定工作。据了解,桓台县的马踏湖红线区域已划定完毕。

  投资2654万元的沂河沂水段底泥处置及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是省环保厅、省财政厅确定的重点项目,也是底泥治理的全省首创。沂水段河底沉积了十数年的16万立方米底泥,经过疏浚、泥沙分离、泥浆脱水减容、固体稳定化等8个模块被处理完毕,并实现了资源化利用。

  在淄博市孝妇河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中,也规划实施了一处底泥综合治理工程。据刘时介绍,省内这类工程并不多,只烟台界河还有一处。“整个流域水环境治好了,上游的水也治好的,才有可能考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刘时说,水污染防治到了更高阶段才有可能考虑。据悉,我省2012年3月对省控河流底泥污染情况做了一次摸底调查,其中易造成重度、中度污染的河段,2020年之前都要完成生态治理。

  为强化水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河流断面水质,临沂市实施了水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水质半月监测、通报,生态补偿每月核算、通报。今年前5个月共收缴700万元水生态补偿金,已达去年全年的半数以上。从省级层面看,有望年底前出台全省水生态补偿办法,明年起施行。

  网址链接:

http://www.lhwww.cn/art/2016/9/27/art_472_1813373.html?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