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热和暴雨背后 城市中都流淌着满满的温情

06.08.2015  11:14

 

   

 烈日炎炎下的济南人。中为天桥交警一中队交警在烈日下执勤。 记者谢永亮 王锋 摄

  三伏天的济南,上蒸下烤,路边的法桐树满眼绿色,在毒日头下竟然撑不起浓厚的绿荫,细碎的阳光穿过法桐叶落到地面。果然,三面环山,一面悬河的济南是个“盆地”,夏天热起来不讲道理,也绝不亚于南方。怪不得老舍在《夏之一周间》中幽默地写道:“在济南的初伏以前打算不出汗,除非你离开济南。早晨,晌午,晚间,夜里,毛孔永远川流不息”。

  想象一下,热得无处躲藏时,447个大明湖从天而降,灌溉了我们的城市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没错,这就是8月3日晚浇透济南的那场雨。或许你早早下班提前回家躲开了暴雨倾盆而下的时刻;或许你及时搭上了回家的公交车庆幸没有被困在雨中;或许你果真遇上了及膝的积水但是有萍水相逢的好心人的帮助,这都是和大雨一起留下的记忆。

  酷暑或大雨,城市中都流淌着满满的温情。

  中伏过半,连续闷热的三伏天丝毫没有消退的意味,上蒸下煮,毫不客气。重复了十几天这样“桑拿”般的天气,一场预料之中的大雨终于普降,浇透了闷热已久的城市。济南的三伏天,就这样交织在高温和暴雨中,不过,这样的日子不用太久,温柔凉爽着的初秋就要如约而至了。

  高温“桑拿”下,济南的一天

  7月30日,中伏第八天的济南,天气依旧晴热,居高不下持续在35℃以上的高温已经连续第四天了。不到六点钟,初升的太阳就迫不及待地跃出地平线。

  “早晨起来第一趟衣服不会湿透了吧。也就第一趟能穿件干净衣服。”清晨6点左右,97路公交车司机杜俊刚准时从市区东北郊的遥墙开上了发往全福立交桥的第一班车,此时室外温度显示为26℃,郊区前往市区的线路上,不少打工群体满满当当地挤满了首班车。荷花路附近还在施工,车辆驶过,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清晰地显示成了细小颗粒,乘客捂着口鼻关上窗子,车内温度迅速上升。还没走到半路,车内温度计就已经攀升到34℃。这时,7点钟还不到,城市刚刚从沉睡中醒来。

  毒日头就这样暴晒了一上午。中午两点,烈日当头,热浪袭人,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刻来了,平时挤得水泄不通的顺河高架路呈现出难得的顺畅,公交车上的乘客也是三三两两。显然,若不是非有必要,人们都会减少中午时分的外出计划。不过,在明湖西路附近一处小区的花坛中,几名园林工人正忙着栽种鲜花。由于长期日晒,他们额头和眼角爬满皱纹,黝黑的皮肤在太阳下显得“油光光”的,汗水时不时顺着额角往下流,“流汗太多,一天喝好几斤水还嫌渴。”正在劳动的一名工人说。

  傍晚时分,一天的暑热似乎开始有了点消退的意味。动物园的大象馆里,世界杯期间“神预测”比赛结果的小象“亚鲁”热得在象园里走来走去。“大象是非常怕热的动物。”饲养员一边说,一边将刚刚切好的西瓜塞进小象嘴巴里,小“亚鲁”迫不及待地连皮带瓤满口吞下。不过,几块西瓜似乎没有完全解暑,饲养员端起一盆自来水,朝着小象身体泼过去,“哗”的一声,水花从小象身上溅出一条漂亮的弧形。

  太阳落山,白天的酷热渐渐消退,炙烤了一天的路面还留着余温。舜玉路边上的一家烧烤摊上,几名光着上身的小伙子正在焦炭和羊肉碰撞产生的浓烟中忙碌着,不时地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临近午夜,几名男子灌下一杯冰凉的扎啤后结账离开——酷热的一天又过去了。

      大雨夜,暴雨中的惊险回家路

  热透的城市急需一场大雨浇个畅快淋漓,前几次反复落空的气象预警让人们一次次失望,闷热依旧的傍晚总是像极了暴雨前夕,雨水却屡次爽约。然而就在期望值渐低时。8月3日晚,一场任性的暴雨一点都没有“预热”的痕迹,直接倾盆而下。

  晚上7点左右,黑虎泉北路的雨水在天地间织成了巨大的帘幕,石板路上的雨水哗哗地自南往北流过,水流清澈,竟然颇有几分“清泉石上流”的味道。不过,着急回家的路人可没有心思欣赏,而是翘首期待回家的公交车能不能准时到站。站在站牌下仍然需要双手撑伞抵挡风雨的女孩小杰,不自觉地裹紧了怀抱中的两个纸袋,庆幸出门之前犹豫了一下还是带上了雨伞。

  大概是疾风暴雨影响了公交车的行驶速度,等了15分钟左右K91路公交车才在雨幕中姗姗来迟。踩着已经几厘米的积水,小杰和其他七八名乘客终于在大雨中上了回家的公交车。

  “就这么个下法,不知道少年路还能不能过得去啊!”驾驶员带着几分担忧地嘟囔着。雨天中修路的趵北路更加拥堵不堪,道路两侧已经积水颇深,小汽车不敢贸然涉水,只能排成一排依次通过。果然,到了少年路,车体较高的公交车在已经很深的积水中颠簸前行,驾驶员全神贯注地瞪着前方浑浊的积水,一分一秒不敢懈怠。好不容易冲过了这一处“魔鬼路段”后,驾驶人和乘客都长舒了一口气,回家在望了。

  “亏得我把车停在二环东路和花园路路口再也没动,否则可能真回不了家了。”说起3日晚的回家路,吴先生仍然心有余悸。未料到此次暴雨来势汹汹,当晚不到八点钟,他开车经过历山路、解放路后,越走发现积水越深,而大雨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果断地,吴先生在二环东路路口找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点将车停下,步行回家。不知是该庆幸自己决定正确还是该同情其他判断失误的车主,不一会他就看到花园路多辆车停滞在雨水中无法前行。回到家的吴先生发了这样一条微信,“水火无情,珍惜生命”。□本报记者徐敏

  自古以来,对于日复一日过着普通生活的百姓来说,风调雨顺是最大的愿望,万物生长,人们也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取需要的阳光、雨水。不过,酷热或者暴雨的极端天气总是时有出现,历朝历代的人们探索和尝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消暑和避雨,有时候也别有一番情调。当然,即便是现在,炎日或暴雨下也常常有些温情事儿。

  特殊天气里的温情故事

  闷热的三伏天,一大片阴郁的乌云远远压过来,似乎一场畅快淋漓的大雨即将洗刷城市的酷热。然而,几次气象预警都落空,太阳穿透云彩,直直地晒在滚烫的地面上。玉函立交桥下,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举着一块写有“钢琴调律”的牌子招揽生意。“如果不是有特殊情况,谁会在大热天举着牌子站在马路边呢!”短时间内,这条微信刷遍朋友圈。

  意料之外,这却是一件温情的故事:老人丰宗来家境良好,孩子也孝顺,钢琴调律只是老人退休之后的爱好。不过,夏日的温情故事仍然继续升温:老人的修琴日程已经排到8月中旬了。

颠簸地驶往郊区的97路公交车上,温度接近50度,一名女乘客忽然出现了中暑迹象,忍不住头晕呕吐,随后虚弱无力地靠在座位上。驾驶员程振见状,急忙拿出了自己舍不得快点喝完的冰水,冰在这名女乘客的额头消暑降温;情况稍微缓解后,又取出备用的藿香正气水,在其他乘客的帮助下给她服下。整个过程时间并不算短,闷热的车厢里,其他乘客没有焦急地催促程振快点开车或者埋怨,而是安慰中暑的女子“稳住神儿,吃了药歇会,离家不远了。”一时间,闷热的公交车里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任性的天色变化太快,暴雨倾盆而下,雨水灌满全城。

  地势低洼的市区北部的多处铁路桥总是“逢雨必淹”,而每次也总是有车辆被困在积水中。3日晚8点多,夹杂着树叶、泥土和垃圾的污浊雨水已经越积越深,生产路铁路桥下已经难以通行。一名女子驾驶的宝马车已经被雨水淹过车轮,不知是不是抱着几分侥幸心理,她想要强行通过,不料未果。见到有交通警察路过巡逻,这名女子急呼交警帮她将车推出,眼看从南边流过来的雨水仍然湍急,交警劝她弃车到高地,以免被困车中。不过女子似乎不舍得爱车入水,执意让交警帮她推车,见状几名交警只能将其劝离,把她拉出车中站到高地。果然,不到十分钟,桥下的水已经齐腰深了。

  倘若是春天的丝丝春雨,忘记带伞行走在雨中还有几分浪漫的情调,但是在夏日倾盆而下的暴雨中忘记带伞,被浇在雨中除了“狼狈”似乎没有别的词语来形容了。好在,雨中也有温情在。济安街公交车站上,下了公交车一名女子望着地面上雨水溅起的铜钱大的水花犹豫纠结:是冒雨回家还是等雨小点?“姑娘你没带伞?远不远?”仿佛是雨中出现的救星,恰好也要过马路的另一名雨中回家的女孩撑着伞帮她回了家。一声“再见”后,女孩身影疾疾地消失在夜幕和雨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