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一棵向上冲的玉米

23.09.2015  13:43

  王亚楠

  9月中旬,烟台莱州。正是玉米灌浆的黄金时节,阳光雨露落在青纱帐里,就像是生命的欢歌。

  “每天都不一样!真漂亮!”——生命的力量大约是互相感染的,天天扎在玉米地里的李登海,面容仿佛多年未变。只是当他一块块、一行行、一株株地仔细看过,从青纱帐里走出来的时候,离开的身影已有些蹒跚。

  这个66岁、与新中国同龄的农民的儿子,就和他培育的紧凑型玉米一样,透着股向上的冲劲儿。就像种子必要破土、玉米必要抽穗,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李登海的倔强,就是在中国玉米的高产道路上不断向前。

  40多年来,他育成了我国首个具有亩产1000公斤以上高产能力的夏玉米品种,开创了一亩地可以养活四个中国人的新纪元,所培育的高产品种累计为国家增产增效1200亿元。他早已把一手带大的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交班”给多年并肩的“战友”,可育种他舍不下、离不开,作为我省第二位全国“时代楷模”,他仍是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主任,仍然奋战在育种第一线,要再为国家创造1000亿元效益。而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亩产1500公斤的新品种,“试验地里已经出了”!

  “追春”

  ——37个海南的春节,43年121代育种,1年当成3年用;一年察看150万-200万个玉米穗,从十二万分之一的机率中“海底捞针”

  

  玉米育种的成功概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育成一个良种简直就像“海底捞针”。但登海团队成功选育了90多个经国家和省级审定推广的品种,其中李登海亲自主持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就有65个。育成那么多良种,李登海靠啥?

  从1978年10月带队到海南加代育种算起,李登海已经在海南奋战了37年,在这个遥远的异乡,度过了37个春节。去海南,是为了“追春”——在莱州,夏玉米一年只能种一季,培育一个玉米新品种,至少需要七八年时间,“人生能有几个七八年?”

  那个世人眼中椰风树影、水清沙幼的海南,不是李登海的海南。1978年,海南荔枝沟的落笔洞,李登海和育种人员住的是茅草房,睡的是稻草铺,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从家乡带去的干萝卜丝和海带丝。从整地起垄到播种灌溉,从除草施肥到打药治虫,他们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每一株玉米。临近收获时,育种材料怕人偷、怕牛吃、怕猪啃、怕鸡叼,他们就吃住在地头。困得厉害了,在腿上套一条麻袋、头上套一条麻袋,权作防范蚊虫毒蛇,在垅沟里躺一会儿。

  苦吗?累吗?李登海根本没精力去想。从1972年看到美国农民华莱士创造了春玉米亩产1250公斤的新纪录,是我国玉米亩产的8-10倍,他就立下一生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他常默念毛主席的一句话激励自己:“我们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他率领科研团队,从1973年至今共进行了121代品种选育,相当于完成了在北方121年才能完成的科研工作。为加速培育紧凑型高产玉米新品种,年逾60的李登海又带领团队每年进行9批播种——在黑龙江春播1批,山东、广西春、夏各2批,海南先后播4批。每年约200万个自交果穗,李登海都要带着团队在田间亲自剥开看一遍,选出20万-30万穗进行室内考种,最后挑选出1.5万-2万穗再播种。

  从家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37个海南的春节,天下的团圆却是他家的孤独。唯一的一次例外是在2002年,当时已年逾9旬的老母亲王锡珍乘飞机、汽车长途辗转17个小时,到达海口,在椰林深处的玉米育种基地边,与儿子过了一次春节,那也是老人在世最后几十年里唯一的一次。

  他孤独吗?也许。但他育出的紧凑型杂交玉米高产新品种累计推广了约12亿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00亿元。他是“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那成方连片的青纱帐,就是他最深沉的陪伴。

  “攀峰”

  ——庄稼行里出了“状元爷”,育成品种已为国家增效1200亿元;高产目标从亩产700公斤到如今的1500公斤,一亩地从养活1个人到4.5个人

  2014年,莱州,102.6亩的连片土地。在前茬小麦亩产600公斤的前提下,他育出的第五代紧凑型玉米品种“登海618”亩产达到1151.65公斤,创出我国夏玉米百亩丰产方高产纪录;同时,实现了小麦玉米百亩一年两季亩产1750公斤以上的高产突破。

  百亩丰产,为一亩地能够养活4.5个中国人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而在1972年他刚走上玉米高产攻关奋斗之时,一亩地仅能养活1个人,即使在试验地里,亩产700公斤都还是不可企及的向往。

  一生就只干玉米育种高产攻关这一件事的李登海,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而在农民眼里,他是庄稼行里出的“状元爷”。

  1979年,第1代紧凑型玉米“掖单2号”育成,亩产776.9公斤,首次突破700公斤大关,  

  要守住“红线”、保住“底线”,更要有更多的具有专业精神的“李登海”,推进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给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一种敢为人先的英雄气概。创新就要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没有闯的劲头,如何能打开海阔天高新境界?李登海率先打破育种与栽培学科界限,首推民营种企产业化,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把成果做成了产业,提高了科技贡献率,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他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取决于技术专研,更是勇于改革收获的硕果。新形势下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有李登海那样的勇气和胆气,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儿,勇于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让农民有盼头、让种粮有吸引力、让粮食生产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