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两泉坡村围绕“两个共同”不断开创民族团结新局面

06.03.2015  13:34
 

 

两泉坡村是沂南县2个民族村之一,现有人口762人,其中回族370人。近年来,在临沂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沂南县两泉坡村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认真贯彻民族政策,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了全村社会持续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该村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为发展进步提供坚强保障

村两委一直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作为“火车头工程”来抓,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带头维护全村稳定,带头维护回汉群众利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村支部书记担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积极把为回汉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群众吸收进党员干部后备队伍。目前全村共有党员30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5名。

(二)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经常性组织村两委、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学习市、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关文件,同时,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及时制定完善本村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等,并建立了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宣传制度和定期走访慰问等制度。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利用村务公开、群众大会、文艺表演等形式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通过“好婆婆、好媳妇”评选等活动,坚持不懈地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群众树立和强化“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意识,正确处理和妥善解决民族间的矛盾纠纷,使党的民族政策家喻户晓,使“民族团结”的观念深入人心。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10余次,制作宣传制度版面6个、宣传标语条幅20条、宣传图版5个、宣传光盘1个。

二、及时调处,保持稳定,努力构建团结和谐新农村

(一)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在全村实行稳定团结“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8个网格,每个网格由1名老党员担任联络员,及时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掌握第一手信息。

(二)建立矛盾调解组织机构。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团结促进会,健全了民主管理委员会、民族法规宣传、调解服务队伍等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了职责任务,在及时调处矛盾纠纷的同时,也营造了团结进步的整体氛围。

(三)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问题。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及时掌握动态,处理纠纷。对于一般性矛盾,由网格联络员就地处理;对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由村小组、团结促进会、调解小组联动调处;对较为复杂的矛盾隐患做好稳控工作并及时上报民族工作部门。2014年全村共排查调解民族群众间矛盾纠纷5起,调解满意率100%。

三、抢抓机遇,创新形式,促进繁荣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做大做强黄牛产业,先后到莱州、临沭等地考察学习,把发展的突破口首先放在传统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上,建成规模化养殖小区,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在做大传统养殖产业的同时,积极出台水、电、路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外招商引资,优化产业结构。2013年2月份,投资5800万元的临沂汇泉革制品有限公司正式在两泉坡村奠基,占地40亩,主要经营项目是对皮革制品进行深加工,目前,项目已开始运营,预计年利税可实现500多万元,安置劳动力近百人。同时两泉坡村整合资金,以村集体名义在该企业入股,年分红可达75万元,收益部分30%用于村各项建设项目,70%用于村民分红。该项目的引进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畜牧养殖积极性,拉长了屠宰食品加工业产业链条,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

(二)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改善乡村面貌。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三层的办公楼;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清真寺。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绿色社区建设,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组织村民到建成社区参观,让他们亲身体验旧村改造带来的好处,实行“先同意先建先搬,后同意再建再搬”的政策,全面实施旧村改造整体搬迁工程。2014年3月份实现了整村搬迁,腾空土地指标151亩,造地210亩。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和谐美丽乡村。积极进行基础设施改善,硬化村内主要交通干道6000余米,新建配电室1处,全面进行线路改造,实现了程控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户户通”。同时,为丰富村民文化娱乐生活,建设了800余平方米的文化大院、科技电子书屋。以创建文明村庄为契机,积极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栽植绿化树木2000余棵,安装路灯50余盏,新建垃圾池6个。目前,该村初步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生态绿色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
创造历史的伟大变革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上)民族宗教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政府机构简称的通知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省政府机民族宗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