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33条新规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
从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到建设信用担保体系,山东日前出台33条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场主体,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联播》报道,济宁利佳邦公司是一家装饰材料生产企业,年销售收入不足千万元,但前不久,在济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推动下,这家企业不仅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上市,还因此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开发出国内领先的全自动石英石生产线。
山东利佳邦新型装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善明告诉记者:“给我们进行了财务的规划,财务的管理,企业团队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等各方面,给与我们一整套的整合。”
和一般平台不同,济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采取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相结合的形式,线上线下互动,为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升级、技术创新、融资征信等多类型、多层次服务。目前引进的各类社会化服务机构就有150多家。
济宁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主任侯强表示:“与国家、省和县市区的服务平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形成专家数据库、服务机构数据库,企业家数据库,搭建起企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
在山东,为民营企业提供各类服务的公共平台,全省已经建成了1600多个。在这个基础上,未来两年,山东还将为20个行业和1000家企业建设PC和移动端的电商平台及销售旗舰网站。并在每个县区都要建设一家过亿元的财政出资或参股的担保机构,来帮助企业融资。在融资担保起步较早的临沂市,由财政资金参与成立的4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经为4500多家中小企业进行了200多亿元的信用担保。
临沂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项目经理石丽萍说,“在其他担保公司担保费率在3%收取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按2.4%的费率收取,另外一项就是我们代企业交保证金,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减少支出1.6亿元。”
在山东新出台的扶持民营经济发展33条新规中,除了搭建服务平台、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这些具体扶持办法之外,服务理念的变化也格外引人注目。新办法规定,各地对民营经济的管控式服务要转变为利用现代化手段主动服务,要从重点抓工业转变为抓工业与其他产业并重。其中,在“一企一技术”、“专精特新”等项目评选中,首次把服务业企业纳入其中。
“原来我们着点抓企业,现在我们变为着面抓经济。目的是进一步推动山东民营经济转调,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活力的增长。”山东省中小企业局政策调研处副处长刘会友这样说。
上半年,山东新设立民营市场主体42.6万户,是去年同期增幅的7.3倍,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99.1%;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优于整体经济,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翁平亚 刘长雨 董振 祝同 云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