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动能” 发力供给侧

29.07.2017  03:11

4月份以来,一场规模宏大的新旧动能转换“交响乐”响彻齐鲁大地。近日,我省公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指标,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工程效果显著。

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7.7%,增幅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一季度0.7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回升;多项指标高于年初预期;投资、外贸进出口分别高于全国1.1个和4.5个百分点;与沿海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大部分指标增幅位居前列,其中外贸增幅继续位列沿海主要省市首位。

牛鼻子”拉动力增强

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是山东保持走在前列、实现由大到强转变的“牛鼻子”。通过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我省能够充分发挥优势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制度创新的拓展效应,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上半年,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6.3:44.5:49.2,新旧动能转换的拉动力逐步增强。

除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进展,“四新”促“四化”进程中,跨境电商、在线医疗、共享单车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涌现,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0.2%和39.6%。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加速融合,生产装备、电子软件等领域的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工业+旅游+商业”等跨界融合模式广泛应用。“品牌强省”和“质量强省”战略深入实施,我省45家企业入选今年中国品牌500强,比去年增加3个。

在“牛鼻子”工程拉动下,区域协同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有序启动,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获批建设,省会城市核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青岛西海岸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总量居全国19个新区第3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取得新成绩。城乡一体发展步伐加快,全面启动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特色小镇创建工作,城市综合管廊、轨道交通、农村供暖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47.9公里,建成海绵城市面积92.5平方公里,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开工率、竣工率均达到100%。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青岛蓝色硅谷国家海洋实验室、深海基地等海洋创新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调创新中心达到44家。

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开局,离不开重点领域的深化改革。据了解,上年年全省累计削减省级行政审批事项601项。截至6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745万户,同比增长13.9%。国企改革步伐加快,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体系基本建立,58户混改试点企业中12户基本完成,21户省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3亿元,同比增长152%。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正式开业,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合作社达到293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半年实现总交易额6100亿元。

目前已建立了‘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先期储备项目600个,总投资3.8万亿元。”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郭登宇介绍说,下一步,我省将在完善制度保障、做强十大产业、“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建设等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以工程化、项目化的方法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三去一降一补”有的放矢

通过上半年数据可以看出,我省发展的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到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

全省钢铁、煤炭去产能成效进一步显现,“地条钢”清理整顿工作全部完成,济钢实现全线安全停产;去库存方面,全省商品房去化周期12.8个月,同比缩短4.3个月,商品房价格得到有效稳控;降成本方面,企业负债水平逐步降低,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6%,较一季度降低0.2个百分点。全省累计实现“营改增”减税442.6亿元。省内外电力直接交易的电量规模扩大到880亿千瓦时,预计可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30亿元。

山东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上半年对沿线国家出口额、直接投资额分别增长13.2%和87.8%;190个境外优先推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0亿元。强化重大项目招商,引进18家世界500强项目26个,合同外资33.4亿元。同时,加快绿色生态发展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3.3%,比一季度回落2个百分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平均为125.4天,同比增加7.8天。全面实行河长制,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上半年我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8344元和8516元,同比均增长8.1%。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62.8%。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黄河滩区脱贫迁建民生工程一期外迁试点已基本完工并交付群众。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43.7万套,已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33.3%。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开,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高到50元。

上半年山东供求关系改善的程度增强。”省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魏华祥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低端无效产能的有效化解,钢铁、煤炭、化工等重点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年3月份价格一直呈回升态势。3月份以后,价格有所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企业盈利空间较大,生产积极性较高,预计下半年这种状况仍会延续。

“消费+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比一季度明显加快,且快于投资增速。

这说明,以新理念引领的山东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进一步成效,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即经济增长正在由原来过度依赖投资拉动,转向由消费和投资等多要素共同拉动。”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汉臻表示。

上半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快了0.7个百分点。这一对比数据的直观表现,就是消费比投资增长快。这是一种积极的趋势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我省经济增长正在向消费引领的新阶段转变。

据介绍,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我省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的政策措施,有效对接个性化、差异化消费需求,积极培育新消费热点,成效显著。

文化信息消费已成为个性化消费热点。上半年,我省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2.7%、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2.1%、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0.3%、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增长12.7。

家居家装消费持续走强。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1%,五金电料类增长16.8%。健康消费潜力不断释放。健康消费需求旺盛,渐成新的消费亮点。

由于消费的刚性变化特点,其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也是刚性的。”陈汉臻认为,随着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消费层次的提升,消费需求能够有效促进包括服务业在内的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消费和服务业主导的经济增长,相对其他类型的增长方式,稳定性更强,可持续性也更强”。

 

淄博市利用外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1-6月份,淄博市合同利用外资30.3亿元,同比增长3.商务之窗
【山东经济半年报】同比增长1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强劲
今年以来,山东积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性调整,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