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园养禽技术浅谈

16.05.2016  13:00

林园养殖是一项农民增收的好项目,能够充分利用苗圃、山林、杨树林、果园桑园等散养各种家禽。用这种方法饲养畜禽,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但节省大量的饲料,还解决了饲料配方比例的麻烦等问题。它们在树林里面自由采食,节省了人工。它们走到哪里就把粪便排到哪里,能够不断改良土壤,增加了各种树木所需要的肥料 。在大自然里饲养出来的畜禽,体形健壮、皮色红润、毛色光亮。由于它的运动量大,光照好、采食的营养全面,所以它的肉蛋质量特别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一、养殖方法

 

根据近几年养殖经验,总结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土办法,在田园里散养家禽,要选择体形健壮野外适应性强的品种。如果在林园里散养鸡,最好选择当地优质品种,鸡苗可以从孵化场里购买,也可以自己孵化。要想养自己看好的品种,或者想提纯一个好的新品种,那么还是要自己孵化的好。如果孵化量不是特别大,在没有孵化器的情况下,可以用土办法来进行孵化。

 

用土法孵化不但节省了买孵化器的费用,还很省时省工。首先要介绍炕加热与电褥子相结合的孵化法,可支一宽1.2-1.5米,长可根据种蛋的多少而定,以防止停电时加热用,土炕上面铺上电褥子,在电褥子上面铺上塑料袋 ,将水加热到35度左右时,倒入塑料袋内,上面铺一层床单,再盖上被褥等待上蛋。如没条件支火炕,就在床上面铺上电褥子,可把塑料袋内插进输热管,可在停电时加热用。

 

上蛋前先将种蛋消毒待晾干后,均匀的摆在床单上,盖上被褥慢加温,同时要在多个点的种蛋缝里夹上温度计,要在8-12小时内升到所需的温度。上蛋后一致两天内,要翻蛋8-10次,以后每天可翻蛋四次,同时每天可喷水一到两次。并且每次翻蛋时,要经常按压塑料袋内的水,使温度均匀,整个孵化期间的温度要实行前高、中平、后低的办法,最好待上升到38•3度时,保持2-3天后,慢慢降至第二周的38度,第三周要保持在37•5度。利用种土办法孵出的小鸡,由于温度有塑料袋里的水温随时调节 ,使种蛋的温度 不会出现忽高忽低的现象,孵出的小鸡发育正常,成活率高。

 

育雏小鸡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 ,首先把育雏室内的杂物清除得干干净净,以防止鼠类藏在里面偷吃小鸡,要随时检查好四周门窗先用铁丝网封严,再用塑料纸或被褥当好,室内要彻底消毒,最好用甲醛蒸熏。育雏的办法很多,普通个体农户育雏,最好用地下炉或土炕,由于温度从底下加热,有利雏鸡的蛋黄吸收,地面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可有效预防大肠杆菌和球虫的发生。地上炉要提前按好,火炉的周围要用铁丝网围住,以防止小鸡钻入烧伤,同时也防止火碳滚出落入垫草上认起火灾。垫草要晒干,均匀的铺在地面上一定要压实,以防止雏鸡钻入压死在里面。水要提前烧开,然后冷却成凉茶,以便雏鸡随时饮用。一要提前将温度升高到34-36度,并以雏鸡的高度为准。雏鸡入室后,要加强管理,温度湿度要均匀协调,第一周要将水沸腾以增加空气湿度,一周后要以地面干燥为好。使小鸡不打堆,分散均匀,不张口呼吸为准。要尽量保持清洁卫生,垫草要勤舔勤换,要定期消毒,晚上要挡好门窗,以防止贼风侵入,后期要适当通风。要做到温度正常,地面干燥,经常通风换气,这是育雏成功关键。

 

开始喂食开始饮水,如果是自己孵化的小鸡,可在24小时内饮水,如果从外地购买的雏鸡,要看它只要有强烈的饮水找食的欲望时,就可以开水开食了。要把冷却的温开水分次、交替加入葡萄糖、电解多维、防大肠杆菌白痢的药物 。开食前要把育雏盘或压膜的编织袋,清洗晒干把小鸡赶开后铺好。第一次饲喂,最好将颗粒料用温开水拌一下,有利于小鸡吞咽。

 

饲喂散养山鸡,一月龄前,最好要喂颗粒料,一月龄后,随着放牧的时间和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后可根据条件,慢慢改为自己配制的料。饲料的配置;鸡所用的蛋白质种类很多,可用大豆、花生、棉子等饼粕类。大豆要经加热待熟后,才能配料以便吸收。开始配料:可用玉米60、斤、花生饼或豆饼26斤、麸皮10斤、鱼粉2斤、食盐0、2斤另加微量元素、多维素。以后随着鸡日龄的增大,在野外吃的食物草类增多,要锻炼它吃玉米。

 

二、疫病防治

雏鸡要定期防疫:小鸡出壳后就要打马立克疫苗,3日龄用鸡肾型传支28/86疫苗1•5倍量点眼点鼻或2倍量饮水免疫。7日龄:新城疫( clone-30)-传支(H120)二联苗 2倍量饮水或点眼滴鼻 ;复合新城疫-传支多价二联油苗皮下注射。14日龄法氏囊多价活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以后还要实行2次或三次免疫。疾病防治主要以防为主,雏鸡从第一至七日龄,就要预防大肠杆菌、鸡白痢。八至十日龄要防一次呼吸道疾病,十一至十三日龄就要放第一次球虫,十五至十七日龄要加强预防呼吸道大肠杆菌。 一旦发生疾病,要确诊是一种病或是混感,要及时的用两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交替使用。三天内效果不佳,要及时更换新药。

 

雏鸡放养,早春雏鸡可在二十五之三十日龄时,要选则暖和天,十点后可以让它们到室外运动四五个小时,四十天后就可以放牧了,这时一定要防暴雨袭击或天气突变,傍晚要当好门窗,一定要找回未进棚的鸡,墙洞要彻底堵死以防鼠害,同时也要防天敌。

 

三、提升效益

 

第一,加强管理。只有管理得当,个体整齐一致,成活率上市率高,才有希望多挣钱。

 

第二,减少开支。如笨鸡从雏鸡到四月龄时,圈养的鸡耗料约十二斤,个体鸡长至三点五至四斤左右,而四月龄的鸡市场价在十元左右,每只鸡价值在三十五到四十元不等。每只雏鸡按三元算,煤电水共一元,药费约两元,颗粒料按每斤一点五元算,十二斤料共计十八元。如果每只鸡按卖三十八元算,那么每只鸡四月龄的利润为14元。而用散养的办法饲养,只要在天气良好,杂草充足的情况下,只需在下午补点麦粒或玉米粒就可以了,玉米粒一般要比颗粒料价格低每斤五角左右,用五斤玉米粒完全能代替五斤全价饲料,每只鸡就能省下二点五元,再少喂二斤料又能省下三快钱左右,这样四月岭的青年鸡,就比圈养的鸡每只省下五块钱左右。那么散养四月岭鸡的利润是19元。

 

第三,延后销售。四月龄的青年鸡价值十元左右、八月龄的大公鸡价值十五元左右、十二月龄大老公鸡价值二十元以上。这就更能体现出散养的优势,认为撒养的鸡采食多杂物,所以每只鸡每天只补给一两玉米粒就可以了。而圈养的鸡每只每天需二两多全价料。每月每只鸡的费用是:散养鸡每天每只耗费一角钱左右,而圈养的鸡却需要耗费三角钱左右。

 

第四,养殖密度。比如每亩地放养十只鸡,夏秋时节一般不需要补料。而如果每亩放养一千只那就和圈养差不了多少。所以放养的密度不选过密,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放养二百至五百,最多每亩可放养一千只,有条件的最好用轮放的方式,也可以放秋茬,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养殖数量。一个初养者最好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先吃尽苦头后再加大规模,只有经验丰富上进心强,才能不断加大养殖规模创造财富。千万不要一炮轰,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盲目发展管理不当造成损失,最后选择放弃,所以一定要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第六,药物投放。散养的鸡要比圈养的鸡生病少,用药也少。如果一旦发生疾病,一定要对症下药,不要盲目投药造成浪费,要做到见病早治,以准、轮、很、停的方式,这样及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又能节省资金。

 

第七,把握时机。早春养小母鸡抗病力强,并且光照时间长,下蛋早而切大,阴历的六七月份就到了产蛋高峰,至到过年这段时间,老母鸡正处于换毛期,再加上天气渐渐冷,光照时间越来越短,个体养的鸡基本停产。在这段时间内散养的鸡蛋供不应求,价格特别高,效益自然好。

 

第八,宣传推介。有时鸡养得很好,蛋的质量也好,没多少人知道,只靠说人家又不听,价格上不去。虚话说得好,种植不如养殖,养殖不如经商,这说明养是不够的,必须学会经商。还有一句就是不怕不认货,就怕货比货,只要质量好,多做宣传定会顾客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