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我国经济发展放缓相当一部分是外因

24.12.2016  15:39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发表主旨演讲,分析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



  [ 论坛 ]

  文/半岛记者 娄花 李晓哲

  图/半岛记者 陆金星 孟达

  在首届山东金融博览会暨金融+实体经济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的演讲让很多人受益颇深。林毅夫非常详实地分析了当下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原因,让人们看到了当前所面临的严峻经济形势,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为什么让金融来服务实体经济。他将产业分成五种类型,金融创新支撑实体经济增长,对症下药。

  经济发展放缓

  相当一部分是外因

  “首届山东金融博览会谈的是金融和实体经济,这个题目非常好,因为金融的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当天,林毅夫从实体经济的发展开始谈起,给现场的嘉宾详细解读了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十三五”期间,GDP能否以每年6.5%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是很多人关心的话题,这关系到我国能否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照理说,从2016年到2020年,每年达到6.5%的增长,对我们来讲是中高速,因为从1979年到2015年,我们平均每年的增长是9.7%,下调到6.5%以上的中高速增长,下调幅度不小,应该还是比较有余力的。”但林毅夫说,从现在的经济形势来看,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依然存在。

  不少人认为我国持续6年的经济下滑,是结构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但林毅夫有不完全同样的看法,“我认为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面对,我们必须改,但是造成201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我个人认为更多的是整个国际经济的外部环境的问题,更多的是2008年以后的经济周期。

  为什么说更大的是外部性、周期性的问题?林毅夫说,任何国家的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包括出口增长、投资增长和消费增长。今年上半年,我们的出口增长是-7.7%。这是我们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增长的很重要的原因。投资方面我国也做出了很多举措,但国际经济还没有复苏,在如果没有政府支持投资增长率肯定就下滑。国内的情形也非常明显,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平均每年的投资增长率是25.5%,在“十二五”期间,2011年到2015年,平均每年投资增长18.8%,下降了7个百分点,而且这个下降是越到后面下降越厉害,2015年的时候,投资增长只有10个百分点,即使考虑到投资品价格下滑的原因,实际的增长有12%,比18.8%的增长也是下滑的。

  “这种状况之下,能够维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就是消费增长。我们国内的消费增长状况比较好,因为我们的就业状况好,我们的家庭收入增长状况比较好。像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是6.9%,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是7.5%,这样我们的消费增长就维持在8%左右。”林毅夫强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确实有不少体制机制的问题必须面对、必须改,但是从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外部的原因。

  适度扩大内需跟

  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看清这一点,就知道如何破解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之下,要实现6.5%以上的增长,更多的是必须靠我们自己的内需。”林毅夫说,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在适度扩大内需的情况之下,进行我国的各项改革。适度扩大国内需求,有两大需求,一个是投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我们确实有一些结构性改革要进行,我想中国跟外国比较起来,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可以把我们的适度扩大国内的需求跟结构性改革结合在一起。

  林毅夫说,适度扩大国内总需求,就包含扩大投资需求跟消费需求;结构性改革包括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因此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把适度扩大需求的投资需求扩大,跟补短板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投资。

  例如当下我国在投资上面有很多补短板的机会,即使有产能过剩的产业,像钢筋、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可以往中高端产业升级。“比如说2015年,我们刚刚从国外进口的制造业产品,就达到1.2万亿美元,这1.2万亿美元,进口制造业产品都是我们国内自己不能生产的,技术水平比较高的,附加值比较高的这些中高端的产品,是我们的短板。

  此外,国内的基础设施还有待提高。林毅夫说,这些年基础设施建了不少,但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是连接一个城市到另外一个城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港口、飞机场,但城内的基础设施那就是相当不足。“比如像济南这个地方,城区内部道路还是非常拥挤的。另外地下管网问题,今年六七月份下了一场大雨,全国有1000多个城市淹水。再来谈环境问题,这些年经济增长快,但是环境污染、恶化的程度也非常快,我们改善环境采用绿色技术、绿色发展,这也是需要革新。”他说,现在我国城镇化率占总人口的比重是56.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都在80%以上,这些方面都是我们的短板。

  不同的是,发达国家出现危机以后,经济增长疲软,很难找到投资机会;不像我国的投资,基本上都是消费增长投资,回报较高。再一个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已经相对完整,所以在同样的状况之下,我们有很多好的经济回报很高的投资机会。

  林毅夫说,“我相信我们可以维持6.5%以上的增长,同时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的时候,两个翻一番的目标就能够实现,并且我们每年对世界经济的增长还可以贡献1个百分点以上,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达到30%以上。所以我们还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旋律。

  ■支招

  五大类型产业

  金融怎么支撑

  那金融如何支持产业转型和发展呢?对此,林毅夫对产业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每种类型金融支撑的方案。“根据我们现有产业跟世界产业前沿的差距,我把产业分成五大类型,追赶型、领先型、退出型、弯道超车型和战略型。

  ●追赶型

  林毅夫表示,我们的产业大部分在中低端,这就需要已经有的产业进行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学习技术,其中越来越多的国企通过兼并等方式来取得技术;还可以到这些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去设立研发中心;国内组织攻关是第三条出路;把国外企业招商引资过来,也是追赶型企业在进行技术升级、产业升级能用的方式。这些当然都需要金融提供支持,通过增资、银行贷款等方式来操作。

  ●领先型

  对于领先型企业,国内很多企业包括美的、TCL、华为等基本上都是国际领先的。当一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在世界领先的话,它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就只能靠自身的研发。林毅夫以海尔为例,“在家电产业里它的产品已经世界领先,如果要在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就要去做研发,那山东省就可以为海尔开发的技术进行支持,譬如在海尔设立国家实验室,或者跟山东大学等相关院校合作,或者是进行一些财政上的支持等。

  ●退出型

  退出型企业占大多数,过去这些产业有很大的比较优势,但现在由于工资水平的上涨,过去有比较优势,现在逐渐失掉比较优势。这类企业在林毅夫看来有两种选择,一部分有条件的可以到微笑曲线两端做品牌、做研发,或者是做渠道管理,这是附加值高、在微笑曲线两端的;对加工那部分,只能转移到工资水平比较低的内地或者是海外,去创造就业。这两种方式需要金融支持的方式也不太一样,如果是微笑曲线两端的,大部分只能靠自己的资金支持;但是如果是转移到海外生产,就要投资、就要资金、就要外汇,那就需要金融的支持,包括跟银行贷款。

  ●弯道超车型

  弯道超车型企业,是随着新技术、新科技的进步,在过去20年开始出现的一种新产业,这种产业技术产品的研发,主要的是人力资本。中国有人力资本优势,此外金融对资产的支持,像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对弯道超车的产业发展是必要的。

  ●战略型

  最后战略型企业,总靠中央财政是不行的,要让资源在市场中起决定性作用。“‘十三五’规划期间维持每年6.5%以上的增长,有相当大部分需要投资,投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是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把这些产业划分清楚了以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就可以跟各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转型升级相对接。”林毅夫说,这次首届在山东金融博览会,重点讨论实体经济跟金融的发展,将对金融创新资助实体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相关专题: 首届山东金融博览会暨“金融+实体经济”高峰论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