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山亭区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17.08.2015  13:15

  修建民俗文化博物馆,开展庄户剧团大巡演、举办非遗知识进校园,设立国学文化开放季……近年来,山亭区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有力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该区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通知》,大力扶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长远发展。每年举办春节游艺踩街、庄户剧团大巡演、送书画下乡、沧浪渊庙会、雪山庙会等传统文化活动,受益群众达30多万人次。为推进非遗工作的保护和传承,该区积极组织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全区中小学开展授课、展演200余场次,发放“非遗”普查宣传资料10万份,制作了非遗项目ppt教学教案、新二十四孝少儿教本等教材。举办“走进国学——‘尼山书院’国学文化开放季”,开展传统礼仪教育、国学经典讲座、金石碑拓技艺传承、书画篆刻培训、古典音乐演奏教学等活动,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为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去,该区积极引导和扶持重点非遗项目参加对外交流展示活动,伏里土陶、枣庄泥塑、山亭大鼓、山东琴书等参加了山东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均获“非遗”博览会大奖。山亭皮影传承人陈守科在台儿庄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会期间演出100余场次,是全国皮影演出团队演出场次最多的一家皮影社,有力推动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山亭草编传承人张中远应邀在浙江嘉兴青少年宫、嘉兴小学常年定期授课,并荣获浙江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枣庄泥塑传承人刘进潮应邀在江苏宜兴、山西太原等地进行泥塑创作;山东琴书传承人秦佑伦完整地录制了琴书剧目《十把串金扇》,剧本共分一百三十六回,录制磁带158盘;《伏里土陶》在《世界知识画报》刊发,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全面展示山亭伏里土陶文化。

  该区还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专业展馆,鼓励各类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文化事业,为巩固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阵地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山亭区文化艺术博物馆、青龙山古陶博物馆、鲁南民俗博物馆、枣庄润龙博物馆、伏里土陶艺术馆、泥人刘艺术馆等各类展馆已成为弘扬山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山亭区还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科学保护与利用非遗文化资源,非遗项目保护经费纳入每年区财政预算。建立完善了山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省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33个,并出台了《区级非遗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先后认定区级非遗项目88个,建立传承教育基地9处;每年开展“十佳传承人”评选表彰活动,每人发放扶持资金1000-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