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庄户剧团成文化惠民“轻骑兵”

01.09.2015  12:44

  8月20日,在枣庄市召开的“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暨庄户剧团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滕州市文广新局局长贾福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滕州市龙泉街道新时代艺术团到东郭镇大绪村演出时,表演的传统剧目深受群众欢迎,村民自发集资2000元,请剧团连续加演两场,仍然意犹未尽。群众对戏曲的喜爱、对送戏下乡的欢迎不言而喻。

  枣庄市文广新局局长邵磊介绍,枣庄市精心组织实施“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自2013年以来每年顺利实现全市2116个行政村“一年一村一场戏”的公益性演出目标。其中,庄户剧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这项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依托,成为活跃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庄户剧团在该市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中,凸显了“小快灵”的特点,担当了文化惠民工程“轻骑兵”的角色。

  在很多人眼里,庄户剧团似乎就是“脏乱差”一类的事物,认为拿不上台面。枣庄人不这么看。他们更愿意对庄户剧团“高看一眼”,致力挖掘庄户剧团的独特价值,并加以引导、管理,效果令人刮目相看。枣庄市在2014年至2020年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中,把庄户剧团工作纳入重点扶持内容。印发庄户剧团认定管理办法、演出场次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公布了264家庄户剧团等级认定结果。与此同时,对庄户剧团演出等进行明确规范,并加强监管。比如,与庄户剧团统一签订《演出合同》,发放演出证,规定演出范围、场次、时间安排。对参演庄户剧团实行资格、演出场次双认定,建立演出场次动态统计制度。措施并不单向针对庄户剧团,枣庄各区(市)还将演出活动纳入对基层绩效考核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这些举措规范了庄户剧团的演出活动和演出质量。

  滕州市英兰柳琴剧团是一家庄户剧团,成立于2008年。担任团长的赵秀英介绍,剧团最早参加一点开业庆典、乔迁祝贺、婚庆升学等演出,后来开始不断自编节目,演出“很得人心”。从2014年起,被选中参加“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演出,每年承担送戏下乡演出任务70多场,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演出队伍之一。

  “我们演的节目好。剧团能演大型古装柳琴戏曲剧目《钓金龟》、《张彦休妻》等20余个戏,现在正编排现代戏《王小赶脚》,还编排了一些反映身边生活的小戏,这些戏都是雅俗共赏,寓教于乐。”赵秀英说,“别看我们是庄户剧团,演出质量很高。每场演出我们都录个像,演员们回去后仔细观摩,看看哪里演得不到位,下次就改进提高。我们还请市里的柳琴艺术传承人王传玲、邵小环等给演员传授技艺。”

  对庄户剧团来讲,普遍面临的最大难题,还是“钱”的问题。枣庄市建立起市、区(市)财政分级负责的演出奖补机制。市财政每年列支120万元,对市直院团公益演出每场补助2000元,庄户剧团每场演出补助1000元。从今年起,枣庄市在继续实行演出场次补贴的同时,连续三年按照每年扶持100家的规模,每年庄户剧团不低于2万元的标准,对全市庄户剧团实行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器材奖补。这些奖补实实在在发放到庄户剧团手中,也更加激发了这些庄户剧团搞好演出的热情和积极性。

  当然,庄户剧团也并非都是等着“奖补”过日子。像山亭区明贵艺术团,运营模式与专业剧团并没太多差别。剧团团长王明贵介绍,剧团自1998年成立以来,演职人员始终保持在20人以上。演出设备包括LED大屏,远程音响、灯光、流动舞台车等,总价值47万元。团内有国家二级演员程华、王素珍夫妇等高水平表演或演奏人才。“我们一直积极开展商演活动,维持剧团生存发展。同时,也积极开展公益性演出。近两年,我们积极参加‘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演出,非常受欢迎。”

  据赵秀英介绍,如今,英兰柳琴剧团名气越来越大,“除参加公益性演出送戏下乡外,每年还能举办300余场商演,这也更加壮大了剧团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