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打造诉调对接“市中模式”

27.12.2020  05:20

  今年以来,济南市市中区积极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推动人民调解与法院诉讼有效衔接,增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有效缓解了判案压力,降低了群众的诉讼成本。累计调解纠纷1315起,调解成功413起,调处成功率31%,形成了诉调对接工作的“市中模式”。

  搭建一个平台,夯实诉调对接工作基础

  加强调解场所、信息系统、调解队伍等软硬件建设,打造集预警、排查、调处、联动于一体的诉调对接平台。健全组织构架,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490万元,建立区诉调对接中心,在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诉调对接工作室,配齐电脑、桌椅、打印机、录音电话机等办公设施,实现辖区内调解组织“全覆盖”。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委托阿里巴巴共道软件公司制作“诉调对接平台”信息系统,开发案件推送、调解管理、数据分流、疑难解答、视频连线、专家协助等智慧功能,加强软件系统使用培训,实现各调解方式的融合贯通。组建专职调解员队伍,通过组织诉调对接工作人员招录考试,从富有司法经验的老同志、具备法律专业素养的年轻人中择优招聘专职调解员60名,分派到区诉调对接中心、区法院和街道诉调对接工作室,选派5名资深民事法官划片包干,到各街道诉调对接工作室加强业务指导,打造出一支以老带新、优势互补的诉调对接专业队伍。

  畅通两条渠道,为群众提供便捷调解服务

  区诉调对接中心依据案件类别,将适合调解的案件分流至各街道诉调对接工作室。畅通线上和线下两条调解渠道,供当事人自主选择,让市民群众享受更为便利的调解服务。对选择线上调解的当事人,专职调解员依托省智慧调解系统,通过网络视频连线形式组织三方会面,点对点、面对面开展视频调解,为群众节约时间成本。对选择线下实地调解的当事人,专职调解员组织诉讼双方当事人就近到相应街道诉调对接工作室,面对面协商调解,最大化方便群众。对任一渠道调解成功的案件,由当事人自行申请撤诉,自动履行协议或申请司法确认。通过线上线下灵活兼容、同时发力,精准发现矛盾点,协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

  完善三项制度,提升诉调对接工作效能

  一是完善工作流程制度。制定《市中区诉调对接工作实施细则》,明确责任分工及工作衔接协调的具体事项,规范学习、例会、排查、统计台帐、信息反馈、档案管理流程。建立案件跟踪回访制度,及时听取当事人对调解结果的意见和建议,同步做好教育疏导跟进措施。二是完善调解员考评制度。制定《市中区诉调对接调解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实行“诉调业务”和“日常管理”双考评办法,按考核结果计发绩效补助。对连续两个月考核工作不称职的予以更换;对评定为优秀或称职等次的,每季度实施奖励工资,发放年终奖金,并在评先晋优、培训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今年以来,先后有3名绩效考核达不到最低标准的调节员被淘汰。三是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总结各街道诉调对接工作室矛盾纠纷调处情况,分析矛盾纠纷特点走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和对策;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大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隐患,组成联合工作组,协助党委、政府落实排查调处,确保尽快化解、不留隐患。

[ 编辑:庞黎黎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端
一图读懂|看章丘如何全域出彩
  [ 编辑:贾淼 ] 欢迎下载新华网客户新华网
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举行
第十届山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颁奖暨泉城青年创新大会现新华网
济南章丘法院强制腾房 一日成功交付两处房产
  近日,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法院组织开展强制腾房行动,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