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桓台县戏曲创新力推基层戏曲文化发展

03.11.2015  12:10


  “梧桐花儿开,花香扑面来,农家小院好风采。文化发展创新路,城里的书屋进农宅”。9月15日,作为淄博市第十二届优秀民间剧团大展演第一场演出的开场剧目,桓台县新创作的吕剧剧目《梧桐花开》,在舞台上“唱响”了。《梧桐花开》讲述的是农村热心人刘大爷创办了农家书屋,刘大娘为了娶儿媳想将书屋停办,文化站长王秀琴来访,带来了政府的支持。同时,她也凭借两人的“未来”的儿媳妇的身份,顺利解决了二老矛盾的故事。居住在桓台县西苑社区的李女士看后说到:“以前看的吕剧、京剧都是老剧目,没有什么新鲜感,没想到今天的演出剧目,以前都没见过,演得太好了”。



 

  弘扬传统文化,加大戏曲创作力度

  桓台县素有“戏窝子”之称,全县大大小小的庄户剧团有70余家。在桓台县城区的公园里,都有几伙戏曲爱好者,根据剧种不同,各自围成个圈子凑在一起,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像“个人音乐会”似的一直能持续到晚上,在其中,操琴、司鼓等一应俱全,俨然是一个小型的戏曲演出团队。但他们大多演唱的都是传统剧目的唱段。来此唱戏的王大爷说:“来来回回都是这几个唱段,以前来听戏的人还很多,里三层外三层,唱着也起劲,现在除了这几个爱好的,听戏的越来越少了”。对于基层而言,戏曲爱好者非常多,能登台演唱的戏曲人才也不少,但是他们在选择唱段或剧目的时候,选择余地并不大,因为反反复复就是那些,听来听去怎么都会“腻”,而这样的情况在基层并不是个例,“新戏出不来,只能唱老戏”的难堪不言而喻。

  戏曲文化是一座蕴藏丰富的文化宝库,从多个层次和侧面映照出中华文化的神韵风采。但是近年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各类文化形式对戏曲文化的冲击力很大,唱戏的、听戏的都在减少。纵观近年来的基层的戏曲文化发展情况,“老人唱、老唱段、老戏服”等成了基层戏曲文化的写照,鲜有的“老戏新唱”,也只是“换汤不换药”。

  近年来,桓台县将特有的吕剧、周姑子戏等剧种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将近年来新创作的戏曲作品在全县推广,并制定了详细了保护传承计划。今年以来,桓台县围绕全县文化工作定位和目标任务,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年度工作项目,下发了2015年度文化工作要点,再次将戏曲创作列为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力求在戏曲创作方面实现新突破,进一步繁荣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

  “你是娘身上的一块肉,千里万里也连着娘。多少回梦里把你抱,醒来才知是梦一场。你的生日我记心上,那一天总叫我痛断肝肠”的唱词,来源于桓台县今年新创作的吕剧《姐弟缘》,讲述的是儿子领女友回家,这个“女友”竟是父母送养出去26年的女儿,一家人相认的故事。《姐弟缘》这部小戏,剧情不似大剧目似的跌宕起伏,但是这部小戏既真实,又新鲜,让观众感觉到亲切,又因为新创作剧目,内容新颖,也能吊起观众的“胃口”,在淄博市第十二届优秀民间剧团展演活动中,“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行走千家”,创作地域特色作品

  要说今年桓台县新创作的小戏,在演出中,引发最大笑声的莫过于新创作的吕剧剧目《乡音》,“土掉渣”“你齁说连”等等这种桓台方言出现在吕剧中,让观众们笑的前仰后合。吕剧《乡音》讲的是孙子打工回来故意说普通话,爷爷无法接受,告诫孙子“不忘乡音地瓜味”。爷孙俩产生冲突。奶奶出现,三人一番交流之后,皆大欢喜。

  《乡音》剧本的创作者是桓台县文化馆文学创作部主任释修振,回想起当初创作这部戏的时候,释修振介绍到:《乡音》剧本的创作很巧合。当时为了创作一批围绕群众生活为题材的剧本,天天挨家串户的跑,去了解情况、体验生活、听群众“讲故事”,然后回来加工成剧本。有一次在调研过程中,就发生了《乡音》“这件事”,起初的想法是尝试着将本地方言融合到剧本中,等剧本写成了,排练成吕剧作品,才发现引起的群众共鸣那么大,作品演出过程中的笑声便是对我们创作者最大的回报。

  桓台县文化馆的馆长张奎向记者说到:以前的文艺作品创作一般都以歌曲、诗词等文艺作品为主,但今年为了加大戏曲方面的创作,我们也立了“军令状”,今年要创作、编排出3部新戏,为此馆里的创作人员基本跑遍了全县的300多个村(居),就为了创作一些基层群众喜欢的作品。此次首演4的部新创作戏曲作品,获得了良好的群众反响,也证明了戏曲文化在基层不是没有土壤,只是长时间没有戏曲新作品,导致基层群众对戏曲的兴趣减少了。



 

  精益求精 展现高品质戏曲作品

  《风氏夫人》是4部作品中唯一的京剧作品,讲述的是桓台文化名人“王渔洋”的先祖王贵,在场院干活,狂风忽起,刮来一个女子,从天而降,开始王贵认为她是妖精,待王贵母亲到来,得知女子原来是王贵在老家订下的未婚妻初秀花。当晚观看演出的一位老先生说:“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没想到改编成了京剧,还搬上了舞台,这样看着更生动了,很遗憾今天小孙子没来,要不我带他看看戏,给他讲讲这个故事,他保准喜欢”。

  “台上一分钟,幕后十年功”,这句话用在戏曲创作人身上真是太贴切了。《风氏夫人》的成功,背后却经历了“三个关卡”。一是“剧本关”。作品取材于桓台传说故事,在桓台当地人尽皆知,但原来的传说故事内容单一,如果照搬到舞台上,剧情效果可能平淡无奇。而如果随意添加一些故事桥段,又显得很生硬。为了使作品的故事性显得更丰满,避免让群众看后觉得突兀,剧本的创编人员释修振查县志、阅资料、访实地,请教全县“渔洋文化”研究人员,前后改了10余稿,才将剧本定住,剧本的取材虽取自传说故事,但创作过程却不亚于一部新作品。二是“作曲关”。首次将全县人尽皆知的故事改编成京剧作品,作品的曲调、曲风、配乐等等都要细细琢磨。桓台县文化出版局的工作人员面临巨大压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演出效果,桓台县多次邀请淄博市的戏曲专家,为此谱曲,又用音频编辑软件将配曲制作为音频文件,反复研究,最终将作品完成。三是“排练关”。根据剧情设计,共有3个角色,加上乐队有10余人。为了演出效果,桓台县依托当地的民间剧团,在桓台县文化馆的指导下,进行作品的排练工作。在排练过程中,民间剧团的戏曲爱好者们不惧炎热、路途等困难,按时排练,终于在演出前几天完成了作品的排练工作,赶上了演出的末班车,在淄博市第十二届优秀民间剧团中与观众见面了,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为了推动戏曲发展,桓台县新创作的4部戏曲作品在首演后,也广泛推广到了全县文化惠民送戏下乡的活动中。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促进戏曲文化的发展,桓台县还经常举办各类戏曲方面的比赛、展演等,如:每年一届的优秀民间剧团展演和桓台县戏曲电视大赛等活动,鼓励新创作戏曲作品登台展示,为全县戏曲创作搭建了一个戏剧交流的平台。此外,桓台县为了营造良好的戏曲创作氛围,不仅将近年来创作的戏曲作品纳入《桓台县文艺作品集》,并力争在年底前出版,还加大对戏曲方面的经费投入,通过发放乐器、戏服等文化物资,扶持全县的民间剧团,繁荣全县的戏曲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