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桓台文化馆“以馆带团”让群众文化春色满园

26.11.2015  16:03

  悠扬动听的京胡声、抑扬顿挫的京剧唱腔,成为记者来到桓台县文化馆的第一印象,顺着声音,记者找到了正在演唱京剧《坐宫》的桓台县文化馆京剧一团的成员们。据介绍,自从桓台县文化馆迁至此处后,他们经常来这里。门卫人员的话也提供了佐证:“现在来这里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有时还有一些新面孔。平时都需要早早开门,有时很晚才能关门。”

   民间剧团发展坎坷

  桓台县素有“戏窝子”之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迷票友自发组织成立以村、镇为中心的民间文艺团队、戏迷俱乐部、戏曲协会等等。截至目前,桓台县已有大大小小的庄户剧团70余家,能够经常活跃于城乡文化舞台,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的民间剧团也有20余家。

  而在几年之前,桓台县的民间剧团却寥寥无几。这对于“戏窝子”桓台而言,无疑是一种讽刺。记者从几个民间剧团了解到,前几年,剧团发展坎坷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戏迷们自发成立的剧团,缺乏戏曲指导老师,致使剧团的演出效果欠佳,更无法快速排练新作品;二是缺舞台,不能让剧团展示自己,致使剧团的成员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活动积极性逐渐减弱;三是缺乏戏曲交流的平台和戏曲繁荣的氛围,致使很多民间剧团之间联系不多,甚至都没听说过对方的剧团。此外,缺乏一定戏曲繁荣的氛围,也使剧团之间缺乏良性竞争,发展缓慢。

  针对这些民间剧团发展坎坷的原因,桓台县文化馆积极改变了工作思路,创新“开门办馆、以馆带团”的工作方法,制定“以馆带团”五年“三步走”计划。

   “以馆带团”留住群众

  从桓台城区到文化馆有3公里的路程,对于年轻人而言不算什么,但对老年人来说却并不算近。什么原因将这些人吸引到这里?年近古稀的何林翠,是桓台戏剧、器乐界的“名人”,他告诉记者,自从文化馆搬至新馆以来,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娱乐场所。

  桓台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考虑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市民对群众文化的要求更高,每年酷暑、寒冷天气到来,户外活动受到限制,而文化馆的硬件优势开始显现,一是空间大,二是配套设施齐备,解决了活动场地的问题。久而久之,这里汇集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群众文化活动高地。

  其他来参加活动的群众也表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确实做得好,一大早就为中老年人开门,准备纸杯、热水等,感觉很温馨。因为有了硬件条件,当地有一定戏曲功底的人开始慢慢往这里聚集,大家互相学习。这正是五年“三步走”计划的第一步,以硬件条件为基础,除了文化辅导以外,还提供贴心的服务,赢得群众的口碑,广泛积攒爱好戏曲的群众资源,营造戏曲繁荣的氛围,吸引广大群众,为“以馆带团”工作打下基础。

  在桓台县文化馆多功能厅的舞台上,伴随着喜庆欢快的乐曲,吕文英等多位中老年人正在排练舞蹈《欢聚一堂》,舞步灵巧,步伐轻盈,令人体验到一种动感之美。她们中间,年龄最大的59岁,最小的也年近半百,每个人的脸上都神采飞扬,焕发着青春的色彩。她们就是桓台县文化馆创新“开门办馆、以馆带团”工作方法建立的第一批群众艺术团——中老年舞蹈一团。该团的成立,填补了桓台县文化馆馆属艺术团舞蹈门类的空缺,每年定期排练、演出、比赛,不仅丰富了团队成员的晚年生活,也极大活跃了当地群众的城乡文化生活。

  据介绍,桓台县文化馆拥有3千多平方米的群众活动室。通过开门办馆、以馆带团,目前,文化馆已成立14个团队,涵盖合唱、舞蹈、健身操、京剧、吕剧、声乐等艺术门类,提升了群众文化活动档次,带活桓台的群众文化事业。这些团队在文化馆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定时排练,多年来面向社会、深入社区,送戏下乡,年均演出300余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多面开花服务群众

  在桓台县文化馆,记者除了听到戏曲声、舞蹈伴奏声、合唱声以外,还观看了电声乐队——Dreamky乐队的排练,让记者大吃一惊,因为从未见到过群众文化工作中还有这样现代的文艺类型。

  据了解,桓台县文化馆通过“开门办馆”、“以馆带团”,先后成立的团队和举办的大型艺术比赛、展演活动,参与的群众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唯独年轻人很少。桓台县文化馆文艺部主任魏柯是电声乐队的键盘手,他说:“成立这样的乐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过去每年定期参加下乡辅导和演出,观众大多是中老年朋友,年轻人很少,有时被人笑称群众文化是中老年人的文化,这让我们这些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人很伤心,但也很无奈。”

  为了吸引年轻人广泛参与,桓台县文化馆决定成立一支年轻人喜欢的电声乐队。前阵子,电声乐队还未正式成立,已经吸引了县城很多年轻人参加,每次排练,都有很多自发组织的电声乐队带着自己的作品来与其他人分享。

  桓台县文化馆馆长张奎在文化工作这条战线上已经工作了38年,他说,群众文化工作不是唱唱跳跳那么简单了,真正想繁荣地区的群众文化工作,就得在多方面下功夫。今年,文化馆将继续加大“以馆带团”的工作力度,不仅成立更多的合唱、舞蹈、戏曲等艺术团,还会成立电声乐队、书法、摄影、绘画等新鲜团队,吸引更多群众,真正做到全方位繁荣群众文化工作。

  从2008年迁馆以来,桓台县文化馆的以馆带团五年“三步走”计划也顺利完成了。在这几年时间里,桓台县从民间剧团寥寥无几到现在拥有70余家民间剧团、从无剧团能够正常演出到现在20余家剧团活跃于城乡文化舞台、从参与群众年龄偏老到现在参与群众年龄涵盖所有年龄段,一路走来,见证了桓台县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采访临近结束,张奎说:“我们制定了新的五年计划,重点是转变公共基础文化服务形式,目标是从单一化转变到多元化服务形式,更好地为繁荣当地群众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