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辍学,出版文集 90后李玉洁:梦想在110厘米之上

05.04.2016  11:25

  有人来借书,李玉洁一点一点挪动轮椅到书架边,变形的双手熟稔地取下书,右手手腕不能动,她用笔在本子上一点一点“戳”着登记。

  白色外套,蓝色旧毛衣,26岁的姑娘脸上始终是浅浅的笑。

  7岁患类风湿,14岁瘫痪辍学,15岁开始写作,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自学取得大专学历,出版25万字个人文集,开通“知心姐姐”热线,开展励志演讲……这个湖北宜都陆城街头笔社区图书管理员感动了很多人。

   变故发生

  1990年,李玉洁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家,爸爸是泥瓦工,妈妈在家务农,家里还有个妹妹。生活虽不富裕,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变故发生在李玉洁7岁那年。她走路时,脚踝突然一阵疼痛,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类风湿。从此,她再也无法跑跑跳跳,走起路来一瘸一拐。

  为了给她治病,家里一贫如洗。李玉洁每天的早点钱是5角,白面馒头就着白开水,陪她度过六年小学。腿脚不便,她就提前起床,从不迟到。

  手指严重变形,对正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写字,对李玉洁来说一笔一画都要更加费劲——她的右手手腕不能动弹,已经变形的手指捏稳笔已经不易,写起字来更像一点一点在纸上“戳”。

  有次考试时药效发作,睡意涌来,她在课桌上连撞自己的额头,让自己清醒。至今,在她的初中校长朱大鹏的记忆中,这个自强的女孩,“除了体育,每门功课成绩都是年级第一”。

  14岁时,她瘫痪了。手指长的钢针,一次次扎进穴位,痛不欲生,坐上轮椅的她只能辍学。

  瘫痪在家的李玉洁一度十分沮丧。无数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她独自躺在床上悄悄哭泣,无数个清晨醒来,枕头已经潮湿。

  许多次,李玉洁想到过死。她甚至叫妈妈把她推到铁轨上去——但看到妈妈痛苦的泪水,她又后悔说出这样伤害妈妈的话。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垮的”

  李玉洁的家离曾就读的学校很近。每天学校传来广播声,让不能上学的她浑身难受。她想到了读书或许可以打发时间,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

  “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垮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一本《老人与海》,让她很快沉浸进去。

  李玉洁想到了自己,没有了能行走的双腿,自己还有双手,还有一刻也不愿停下来的头脑和一颗永不放弃的心。她重新拿起课本,并将时间用到大量阅读中去。

  因为治疗,她的手上、腿上一度全是水泡,双手动一下就疼。妈妈坐在床沿,把一本本世界名著翻开正对着她,她睁大眼睛贪婪地阅读。

  辍学第二年,她开始写文章并投稿。第一篇根据亲身经历写就的文章,就在杂志《中学生阅读》上发表,这给了她很大的鼓舞。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许多全国各地的同龄人来信,诉说感动和激励,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虽然瘫痪了,但完全可以做个有用的人!”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