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日报:职场称呼,认真你就输了
职场称呼,认真你就输了
一项调查显示,75.9%的人刚入职场时有过“不知如何称呼前辈”的困扰。职务(46%)、师傅(44.2%)、某哥某姐(41.3%)是最常见称呼。受访者建议职场新人称呼前辈时注意:就高不就低(53.5%)、察言观色(50.1%)和忌太过亲密(38.1%)(8月29日《中国青年报》)。
关于“如何称呼前辈”,笔者有一段“失败”的经历,可以供大家分享。前几年刚留在学校里工作,一次大型活动需要请“专门人士”帮忙;初出茅庐的我,很礼貌很客气,“师傅,麻烦您帮我们把音响、灯光调试下”,却不想对方脸色一变,虽然没有发作,不高兴之情却溢于言表。事后,有“过来人”告诉我,在学校里工作不论做什么,喊“老师”总没错;你喊他“师傅”,他或许觉得你看不起他、歧视他。
在一个区分性的认识里,“师傅”和“老师”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评价;不谙“潜规则”的年轻人,难免要犯错。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在意一个口头的称呼,以至于当一位乘客称呼地铁安检人员为“服务员”的时候,引发了对方的不快与不满。
传统文化的“口彩”也好,现代话语中的“身份标签”也罢,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那些由称呼引发的摩擦和冲突,往往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的断裂和脱节——不同的人们对同一称呼有着不同的理解,对身份归属感和社会认同也有不同的需要。不论是“就高不就低”,还是“察言观色”,抑或“忌太过亲密”,都是一种“保守的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和他人相处。
美国社会学家布鲁默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在于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如何称呼前辈”不仅是应用语言学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心态的一面镜子。热衷称呼职务,源于人们对差异化、等级化权力身份和阶层地位的认同;面子上“好看”、听起来“顺耳”,能够给一些人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
在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来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以“某哥某姐”为例,以亲属相称的做法起源于家族观念,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为何要采取拟亲化的称呼?拟亲化称呼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同一层级的不同岗位之间的距离感和隔阂感,传递出一种圈子文化的“自己人认同”。但至于关系是否亲密到如同兄弟姐妹,又有谁在乎?职场称呼不少时候讲究的是一种工具理性,较真你就输啦。
职场称呼重要,却没有必要过于纠结和焦虑。维护人际关系、拓展社交网络有用,却不能过度迷恋;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我们才能在职场上发展得更好,切不可本末倒置。(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