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次湖北经济发展季度专家座谈会召开

14.07.2016  03:10

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省经团联主席 李春明

【编者按】

共享湖北发展成果、共创湖北幸福明天。5日,省委政研室、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省社科联、省经团联联合举办第十二次湖北经济发展季度专家座谈会。围绕“推进湖北共享发展”主题,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贡献真知灼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紧扣时代脉搏,顺应人民期盼,提出了以共享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贯穿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对于着力推动发展实践、促推“幸福湖北”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深刻理解共享发展的科学内涵

1、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社会赖以存续与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明确了这一正确方向,发展的主题才会更加突出,发展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各方面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要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之在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共享发展是全民共享、全面共享的发展。全民共享,就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全面共享,就是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实现共享发展,一定要厘清共享与均享的关系,必须明确共享不等于均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享只能是有差别的分享,而不可能是平均的、无差别的、等份额的分享。还必须明确,共享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渐进过程。

3、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动力源泉的发展。幸福不会从天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不是坐享其成,而是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依靠勤劳与智慧创造财富,为共享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今,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但仍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盲目自满。必须继续发扬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让全体社会成员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中实现共享。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作用,在强化政府保基本职责的同时,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卓有成效地推动共建共享。

4、共享发展是坚守公平正义的发展。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和本质要求。推进共享发展,就是要进一步加大在法律规范、制度安排、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力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以及起点、过程、结果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尤其要充分发挥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作用,激发社会活力,提升发展效率,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为公平分享发展成果奠定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良性循环。

二、准确把握共享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是保基本。重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是: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强化政府职责,创新服务方式,尽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稳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和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二是保重点。共享发展要特别关注低收入群体,健全关爱困难群体、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努力满足他们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保障他们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的疾苦,时刻把他们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千方百计帮助排忧解难。统筹健全社会救助、养老、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制度体系,保障“重点群体”的就业、教育、医疗和安全权益。

三是补短板。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开发扶贫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片区攻坚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创新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四是守底线。从底线思维出发,使社会政策真正起到托底作用。要托住普遍的基本保障的底、托住特殊困难人群的底、托住急需救助人群的底,帮助他们渡过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难关。慎做“锦上添花”,重在“雪中送炭”。要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重点解决低收入群体、特殊群体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防止出现因生活困难发生冲击道德和心理底线事件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多方强化共享发展的保障措施

1、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全省各级党组织在共享发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改革创新保障共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全省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充分调动各方面共建共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共识和力量,进一步营造共享发展气场。

2、强化立法的引领作用。适应共享发展的要求,抓紧制定、修改和完善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健全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保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单行条例和政府规章,增强立法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通过地方立法及制度设计,确保共享发展重大决策贯彻落实。

3、强化规划的指导作用。规划具有宏观性、前瞻性和指导性,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导作用。要抓紧将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全面推进幸福湖北建设的各项规划予以细化,重点推进脱贫攻坚、促进就业创业、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教育现代化、推进健康湖北建设、加强住房保障、应对人口老龄化、关爱困难群众和扶残、完善社会保障等九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共享发展步伐。

4、强化监督的促进作用。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共享发展重大决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确保共享发展的法律法规、决议决定得到贯彻落实。健全举报制度,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进行社会监督,鼓励和支持新闻媒体对推进共享发展工作进行舆论监督。各级司法机关要加强对共享发展成果的保护,依法惩治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和破坏共享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