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在山东经济中挑大梁 前8个月投资占比达81.7%

24.09.2014  12:17

昨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了1-8月我省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显示,与1-7月相比,全省工业生产、消费、对外贸易、财政收入等多项指标均呈微弱下调之势。山东省统计局表示,部分经济指标出现波动,说明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然而,前八个月的经济数据中也不乏亮点,其中,1-8月民间投资额占全省全部投资比重达到81.7%,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1个百分点,与今年上半年相比提高0.2个百分点,主体地位进一步增强。记者张玉

民资“挑大梁”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首,投资指标的变动在判断经济运行趋势中显得尤为重要。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额25459.0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民间投资完成20800.5亿元,增长17.9%,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1.7%,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较今年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山东财经大学教授张志元说,山东经济目前的状况,可以用“大而不强、大而不优、大而不活”来形容,而这个“不活”,除了因为体制、营商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主要还是在于民营经济的活力不够。张志元表示,目前民间投资占全省投资比重逐步增加,表明民营经济在山东的比重越来越大,对整个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当前,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民间投资已经挑起了山东经济增长的‘大梁’。”

民营的空间在增大

山东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宗艳民表示,山东在保证重点行业投资布局的同时,为民间投资留出了足够的空间。“港口、铁路、高速公路,这些领域过去一直是国有资本主导的,今年山东接连出台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能源、交通等垄断领域,这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山东日前出台33条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市场主体,破解中小企业发展难题,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原来我们着眼在点上抓企业,现在我们着重在面上抓经济。目的是进一步推动我省民营经济‘转、调、创’,壮大民营经济总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有活力的增长。”山东省中小企业局政策调研处副处长刘会友表示。

据山东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新设立民营市场主体42.6万户,是去年同期增幅的7.3倍,占新登记市场主体总量的99.1%;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率优于整体经济,增加值增速比GDP增速高出0.8个百分点。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