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组剧《沂蒙红崖》晋京演出 赞抗战红崖颂沂蒙精神

26.10.2015  21:47

10月25日,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齐鲁网记者 张伟 摄)

10月25日,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100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一场集视听享受与精神洗礼于一身的艺术盛宴。(齐鲁网记者 张伟 摄)

10月25日,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100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一场集视听享受与精神洗礼于一身的艺术盛宴。(齐鲁网记者 张伟 摄)

齐鲁网10月26日讯 (记者 张伟)10月25日,红色沂蒙爱国主义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在北京民族剧院上演,1000余名观众共同观看一场集视听享受与精神洗礼于一身的艺术盛宴。

据悉,此次演出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临沂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共同主办,临沂市委宣传部、临沂市文广新局、莒南县委、县政府承办。中共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原副政委罗东进中将,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徐向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临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峰海,临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国华,临沂市委常委、秘书长李沂明,以及关心支持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知名人士,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成员以及社会各界1000余名观众现场观看了演出。

沂蒙红崖》作为山东首次以组歌形式展示红色文化的大型组歌,是临沂市委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山东临沂时关于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的指示要求,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邀请国内深具实力的词曲作家、歌唱家,以中华抗日第一村——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保卫战为核心题材倾情创编的作品,是当代中国抗战题材原创音乐的佳作,是弘扬沂蒙精神的优秀作品。

整部组歌追求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历史性、时代性的统一,彰显了高起点、高水准、可持续、经典化的品质追求。结构采用“康塔塔”式的声乐套曲形式,辅以情景还原等手段,由序曲《沂蒙摇篮曲·渊子娃》、第一乐章《崖上人家》、第二乐章《气壮山河》、第三乐章《沂蒙红崖》、尾声《红色中国梦》五部分,共十六首曲目构成。质朴优美的歌词与音乐语言准确地描摹了沂蒙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点,以具有听觉标识意义的《沂蒙山小调》、《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旋律做为贯穿组歌的主题元素,再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多样性的音乐风格,或磅礴恢弘,或细腻委婉,色彩绚烂的交响性管弦乐语言,继承中求创新,充分照顾各个受众层面的欣赏需求,在具有沂蒙新的符号化听觉艺术感受的同时,也给当代中国提供了爱国主义歌曲新的审美向度。9月25日临沂市组织了400多名演职人员参加的首演阵容,曲波、万山红、于乃久等歌唱家也赴临参加了演出,引发了各界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相关链接: 渊子崖保卫战及《沂蒙红崖》创作背景

1941年12月20日凌晨,到沂蒙山区进行“铁壁合围”八路军的1000多名日本鬼子, 经过渊子崖村北,准备返回新浦据点。渊子崖村附近的小梁家据点的汉奸谎称渊子崖村驻有八路军,引领日本鬼子奔袭渊子崖。鬼子兵先是用密集的炮弹轰炸围墙和村庄。围墙被攻破后,村民们用大铡刀、铁锨、菜刀、锄头同敌人展开了惨烈的巷战、肉搏战。战斗从早晨一直持续到天黑。板泉区区长冯干三、区委书记刘新一和八路军的一个连闻讯赶来增援。敌人见有八路军增援,便撤出了村子,在村东北的小岭上,同八路军展开激战。这场战斗共歼灭日本鬼子112名,有147名渊子崖村村民、40多名八路军战士、县区中队战士壮烈牺牲,区长冯干三、区委书记刘新一等同志也牺牲在这次战斗中。渊子崖保卫战是抗日战争史上农民自发组织的规模最大、最悲壮、最具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卫战,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抗日史篇。渊子崖被誉为中华 “抗日第一村”、 “抗日楷模村”,事迹写进了共和国的军史,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74年间,147名牺牲的渊子崖村村民,是中国唯一一个刻在抗日革命烈士碑上却不是烈士的英雄群体。2015年8月,渊子崖村抗日英烈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第二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

赞抗战红崖颂沂蒙精神 情景组歌《沂蒙红崖》北京唱响

朱呈镕受邀观礼大阅兵 希望将沂蒙精神带到阅兵现场

弘扬沂蒙精神 诸葛亮法治思想与依法治国研讨会召开

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 重温沂蒙精神

“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 重温沂蒙精神

永恒—沂蒙精神与群众路线

丛军:做新时期沂蒙精神的传播者和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