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革命纪念馆让沂蒙精神变得可观可感可学

31.10.2014  23:25

  

    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来到沂蒙革命纪念馆

   中国山东网10月31日讯 (记者 张晓黎)“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临沂考察时对沂蒙精神作出高度评价,今天下午,聚焦“一圈一带”——第十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走进沂蒙革命纪念馆,感受鱼水情深的沂蒙精神。

  

   纪念馆内的雕塑

  临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当时根据地420万人,有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了“抗日楷模村”渊子崖、用乳汁救助伤员的“红嫂”、为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沂蒙母亲”王换于、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一大批英模人物和先进群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纪念馆内的枪支

  沂蒙如何传承?沂蒙革命纪念馆是沂蒙精神的物质载体。沂蒙革命纪念馆的二楼展厅从红色沂蒙、革命热土;浴血抗战、生死与共;巩固政权、夯实根基;众志成城、走向胜利;水乳交融、无私奉献;沂蒙精神、永放光芒六部分,通过图片、文字、声音,让观众更深切地了解那段战火纷争的历史,让沂蒙精神变得可观、可感、可学。

  在沂蒙精神展区的圆厅里,没有任何历史物件的陈列和历史影像,一组无色系色调的群雕雕塑展现了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手推小车全力支前的场景,这个场景在巍巍蒙山的背景映衬下显得极具震撼。

  

   战争时期民主选举的场景

  作为临沂市2013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沂蒙革命纪念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大师程泰宁先生主持设计,设计方案外方内圆,建筑形式简洁朴实,体现质朴高尚的沂蒙精神;暗红色基座稳扎大地,暗示沂蒙精神的革命根基;两组支座承载建筑上部主体,象征着沂蒙精神对革命胜利果实的重要支撑;中间贯穿上下的红色筒体,寓意着沂蒙精神中流砥柱的强大作用。

  

  纪念馆内的浮雕

  “朔风吹寒屋,血衣刺心骨。新嫂取新被,洗拆忙翁故。夕阳西山落,温暖如新初。一碗鸡蛋汤,情深透肺腑。”这是展示在沂蒙革命纪念馆内一首反映沂蒙军民鱼水深情的打油诗。最后一匹布做军装,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沂蒙革命纪念馆内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为之动容。参观者可以在这里读懂沂蒙这部厚重朴实的红色革命史书,感受革命先辈们的无畏大义,接受心灵的涤荡。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