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老霍的为民情怀

11.12.2014  17:13
  1995年,霍玉山考入菏泽市牡丹区人民法院,一直在基层法庭工作,现任该院马岭岗法庭副庭长。 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四心工作法”,彰显了一名基层法官公心持正、忠诚为民的司法情怀。他先后荣获了省、市优秀法官,市级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称号;多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和个人一、 二等功;今年2 月和3月先后被最高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个人和全国法院基层法庭工作先进个人;他还是中共菏泽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党代表……让我们走进马岭岗法庭,近距离感受法官老霍的为民情怀。

  一纸协议巧解纠纷

  汲某是马岭岗法庭辖区内大黄集镇某村村民。同村村民王某栽种的树木紧挨着汲某的责任田,汲某几次告知王某把离他家责任田最近的树木刨掉,未果。2011年6月,两家为此事又发生争执,汲某将王某告上法庭。

  霍玉山接手此案后,了解到王某栽种的树木已有碗口粗,不仅影响了汲某的庄稼采光,而且树根也开始扎到汲某的地里,无疑将造成汲某责任田内的庄稼减产。当时霍玉山考虑到王某的树木已不宜挪栽,如果简单判决结案,将给王某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于是,他找到汲某谈心,做思想工作,让王某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待树木成材后再刨掉。不料汲某一口回绝,坚决要求王某把树木刨掉。

  霍玉山没有灰心,而是多次到原、被告家中进行调查,了解到原告汲某的父母年高体弱,而且他们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家里的责任田基本无人照管;而被告王某已种植树木多年,收获颇丰,正急于扩大种植规模。据此,霍玉山和合议庭成员共同商量了一个“ 两全其美” 的解决方案:把原告汲某的责任田按照市场价租赁给王某,并由王某给付汲某责任田地面上的青苗款。经过多次协商,最后双方达成了土地租赁协议。至此,这起争执多年的纠纷终于以原告撤诉结案,双方握手言和。

  对当事人比亲人还亲

  “一名法官,在办案中只要用真心对待当事人,只要用真情感动当事人,就会得到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这是霍玉山扎根基层19年感受最深,也做得最好的。

  2013年6 月,霍玉山审理一起离婚案件,原告姓赵(女),被告姓李(男),都是马岭岗人。 当霍玉山把有关诉讼材料送到李某家里时,看到李某家里的境况,霍玉山有些寒心。 通过交谈得知,原、被告在外地打工时相识,之后组建了家庭。两年前李某患上尿毒症,从此断了经济来源,加之长年透析治疗,已是家徒四壁。 原告赵某长期在外打工不回,两人感情日渐疏远,已到了要离婚的地步。被告李某上有年近七十的父母下有九岁的女儿,家里的生活费用和治病开销全靠父母打零工维持。了解情况后,从农村走出来的霍玉山很心疼、很难受,他当场拿出2000元钱给李某治病,之后又积极联系民政部门为李某的父母申请了一万元救助金,并向乡镇有关部门反映,为李某的父母办理了低保,还与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系,发动社会力量进行捐助。他的爱心深深打动了原、被告,原告赵某泪流满面,对霍玉山说:“这个婚我不离了,以后好好过日子,渡过难关!”被告李某感动得热泪盈眶,抓住霍玉山的手哽咽着说:“霍法官你对我比亲人还亲,等我的病好了,第一时间来看你。

  一封来自高校的信

  “霍叔叔:您好,您寄给我的400元钱收到了,请勿念。是您的无私援助,帮助我从高一读到大三,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社会,回报您。”这是今年 10月5 日,来自某高校大三学生徐某某写给霍玉山的信。

  原来徐某某家在农村,生活非常困难,有两个姐姐一个弟弟,霍玉山每人每月资助学费100元。现在徐某某的两个姐姐都大学毕业了,今年他的弟弟又考上了内蒙古大学,霍玉山要继续给他弟弟资助学费。徐某某的父亲坚决不同意,表示他家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不能再让霍法官从微薄的工资中支持了。19年来,霍玉山资助了20 位贫困学生读书,累计捐助学费8万余元,他还为 13名特困当事人申请政府救济5万余元。

  马岭岗法庭庭长丛培臣说:“老霍这个人总是默默地奉献爱心,从不张扬,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总是说‘ 我做事不图回报、不图名利,只愿能给社会多添些温暖就行了’。”牡丹区法院院长孔令建这样评价霍玉山:“他一向不善言谈,低调做人,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传递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宣传处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