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以“文化繁星”促进群众文化“星空璀璨”

14.12.2015  13:16

  泰安市泰山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打造“文化繁星”工程,形成节目传递、交流互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在社区(村)之间、街道镇之间传递交流、互动提升,建成了一批明星广场、明星剧场、明星剧团和明星团队,培养出一批群众身边的文艺“明星”,全区基层公共文化通过“文化繁星”实现了“星空璀璨”。

  创新运行模式。 在“文化繁星”工程,把“击鼓传花”的传统文艺形式推陈出新,运用到群众文艺演出中,形成 “击鼓传花”式群众文艺演出模式。先由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安排,挑选辖区内最优秀的民间艺术团体为骨干,以节目库中的节目为主,组织一台文艺节目,到各自街道镇的社区(村)演出,每到一个社区(村),就与该社区(村)准备的节目同台演出,并把该社区(村)的优秀节目吸纳进来,“传”到下一个社区(村)演出,以此类推进行“接力”演出。街道镇之间通过组织“擂台赛”等形式,进行“接力”演出。通过“击鼓传花”演出,使各个街道镇、社区(村)的文艺节目“串”在一起。每年年中和年底,由区里组织文化下乡综合汇演,在参与“击鼓传花”的节目中挑选出优秀特色节目,通过文化下乡和重大节庆演出等活动再一次送回群众身边。截至今年8月底,全区各社区(村)已举办“击鼓传花”式交流演出300余场,参与群众26.6万人次。

  拓展形式内容。 坚持以文化人,不断拓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在演出中渗透思想道德和文明礼仪教育。在每次演出活动前,从全区评选的“泰山好人”中挑选部分好人好事,拍摄录制成“微电影”进行播放,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道德教育“活”起来。在演出现场,宣读本社区(村)评选出的“美丽庭院”名单,设置展板展示本街道镇“美丽庭院”照片,把庭院的“美”集中呈现在群众眼前。在演出中,通过知识问答、发放宣传品等形式,穿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德建设、移风易俗等内容的普及教育活动,激发参与热情,推动理论政策、文明理念、科技文化教育普及。

  丰富节目储备。 充分发挥民间特色文化艺术种类繁多、传承久远的优势,在各街道镇设立工作点,专门负责发掘民间艺人和各类文化带头人,建立起完备的文化特长人员档案和管理、服务制度。目前,全区共有文化带头人1210人,舞蹈队、腰鼓队、艺术剧团等民间文化队伍370支。加大对各类文化团队和文化带头人的培训,成立泰山区民间艺术剧团演艺协会,指导各类文化队伍演出活动,区文化馆、泰山民族乐团及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仅今年以来全区已开展舞蹈、合唱、鼓乐及主持人等各类培训活动200余场次,培训1.5万人次。整合涌现出的优秀节目资源,创建区、街道镇和社区(村)三级文艺节目资源库,分别进行策划、指导、包装,帮助提升演出水平,目前共储备节目2268个。

  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组织运行机制。明确活动由区委宣传部牵头,文广新局负责组织实施,各街道镇、有关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把责任落实到位。二是财力保障机制。将“击鼓传花”式演出等全区性重点文化活动纳入区财政保障范围,加大对文体小广场等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区里设立民间艺术发展扶持资金,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各类文化活动,仅今年以来,各级用于“击鼓传花”式演出活动的资金达400余万元。三是群众评价机制。对每场演出都进行满意度调查,以发放问卷、随机访谈等形式,了解群众对演出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评价及相关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反馈到街道镇和区里的相关部门,指导完善演出活动,形成演出、评价、反馈、改进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