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史上的赈灾故事和水利建设

18.07.2016  06:37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风调雨顺是人们最大的期望。五谷丰登可以保证粮食丰收,民有所食,国泰民安。不过,历史上总是有很多年的光景遇上自然灾害,或是洪涝,或是干旱,甚至是蝗灾、霜冻。很多百姓深受其害,甚至流离失所。

  和现在的抗洪救灾一样,也会有些感动或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被记录下来。比如元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名句,就是济南人张养浩在赈灾途中所写;济南状元陈冕,在高中状元的当年和次年都投身到黄河洪灾的赈灾中,甚至散尽家财救济百姓。

  今年入汛以来,南方数个省份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很多地方再次进入抗洪救灾的节奏。在济南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影响到百姓生活的自然灾害。在和自然斗争的过程中,智慧的古人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修建小型的水利工程来抵御水患。

  历史上,水患、干旱等自然灾害并不鲜见,每当此时政府都会派出官员救灾。清代济南状元陈冕,参加了多次的黄河洪灾赈灾工作;人们熟知的元曲作家济南人张养浩,是在前往山西的赈灾途中去世。他们不仅亲临现场,甚至散尽家财救济灾民。

  刘豫开挖小清河治理济水水患

  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

  上世纪50年代,有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开头就是这样一首民谣,可见237公里长的小清河也是山东人民引为自豪的“母亲河”。这条也被称作“盐河”的历史却鲜有人能说上来,更不知道河流的开凿者是伪齐的刘豫。其实,小清河开凿之初是为了治理黄河和济水水患。

  北宋熙宁年间,黄河袭夺大清河东阿至历城间河段,在历城东北脱离济水故道,折向东北流经济阳,至利津入海。大清河北移后,济水下游故道年久失修,屡发洪涝灾害,沿岸居民深受其苦。金朝附庸齐王刘豫时期(1130—1137年),在历城东北华不注山阴下筑下泺堰,将济南诸泉的泺水引入济水故道,名小清河。

  刘豫开凿小清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治理当时的水患。他在历城县华山之南筑堰(名“下泺堰”),由此而向东北方向打通了一条与当时黄河平行的河道,小清河开通后,原来注入清河的济南北郊湖泊之水改向东流,经章丘、邹平、长山、新城、高苑等地,于博兴的马家渎注入渤海,全长500多华里。“下泺堰”的作用就是使泺水分流,堰以南新开河流称小清河,堰以北的北清河从此便改称大清河。

  不过,历史上小清河又被称为“盐河”,形象地说明了这条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海盐。刘豫开凿小清河,也是为了便于将广饶一带的海盐自小清河运至历城与南宋交易,增加财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条河道的开通对沿岸洪涝灾害、灌溉、甚至交通的影响都是重大的,它改善了沿岸的航运条件,供给下游沿河各地居民优质饮用水,促进小清河流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交流与发展。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元曲中,这两句忧国忧民的深厚情怀的词可谓元曲之冠。词的名声似乎比作者的名声还要大,作者正是济南人张养浩。至今济南尚存张养浩墓。

  张养浩出生在一个富商之家,23岁时入京师寻求发展,官至礼部令史,后来又进了御史台。至治元年(1321年),时任参议中书省事、官声日隆的张养浩突然辞职,真正原因应该是刚继位不久的英宗不理朝政,更不听群臣忠谏。回到故乡济南后的张养浩寄情于山水之间,时而登上华不注山,领略“万山青绕一茆庐,恰便似画图中间里”;时而登临大明湖畔的汇波楼,吟诵“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画幅中”。

  当众臣都认为张养浩会在山水中度过余生时,天历二年(1329年),当朝廷第七次征召的诏书到达时,张养浩却坐不住了。这一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朝廷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年近六旬的张养浩断然“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此次出仕他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救民于水火,用他的话说“无多惭,此心非为官”。

  张养浩经洛阳、渑池、潼关,直奔长安。一路上饥民遍野,饿殍满路。他一边走,一边“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未到任所便投入救灾之中。途经西岳华山时,张养浩亲自前往西岳庙祈雨,神奇的是果然天降大雨,而且一连下了两天。百姓如逢甘露,欢腾雀跃。到任署后,张养浩又往土地庙祷天求雨,或许是为他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老天再次降下大雨,“水三尺乃止”。张养浩欣喜不已,写下了《一枝花·咏喜雨》:“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

  当时灾区粮价奇贵,张养浩一方面鼓励富人出粮救济,一方面上奏朝廷,建议施行特殊之法,即交纳粮食就可以授予官职。只要能使灾民得到更快更多的救济,“凡所以利民者,无所不用其至”。他工作起来十分玩命,“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也就是说,四个多月没回家住过一天,夜里就在公署里住,白天外出赈灾,路上碰到饥民一定亲自询问。晚上回去,则为民祈祷,恨不得把野草都变成粟米,河沙都化做金珠,没有一刻放松的时候。

  繁重的救灾工作让张养浩身心俱疲,短短数月,他便“得疾不起”,病逝于赈灾的岗位上,享年60岁。著名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名句就是在赈灾过程中张养浩追古抚今写下的。

  济南状元陈冕和其父共同赈灾

  济南历朝历代名士虽多,但是高中状元者却只有一个,他就是光绪九年(1883年)状元陈冕。现在济南的鞭指巷还有陈冕的状元府。陈冕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祖父陈显彝曾任山东盐运使,山东候补道,登、莱、青州兵备道,父亲陈恩寿,曾任山东莱阳县、长清县县令。因此,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陈冕考中状元之后,随即入翰林院为修撰,掌修国史,陈冕虽然是一名封建官吏,在民间却留有很好的口碑。就在陈冕中状元的同年,黄河大决口,造成了历史上非常严重的两次水灾。史料记载,光绪九年(1883年),黄河决口,山东历城、邹平、利津等县40余万灾民无家可归。辞官后的陈恩寿和陈冕看到家乡人民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心中十分悲痛,两人一次捐银数万两,救活灾民无数。不仅如此,父子二人还亲自到抗洪前线参加救灾工作。不幸的是,因为年事已高和劳累过度,陈恩寿于当年十月去世。陈恩寿临终前勉励陈冕:“你不要空有状元头衔,要立志为百姓多做善事。”陈冕礼葬老父。

  黄河这条母亲河哺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泽被百姓,却也因为历史上无数次洪水、改道、侵蚀其他河流河道给沿岸居民带来了诸多苦难。次年,黄河又泛滥成灾,山东8个县40处决口,陈冕继承父志,再次捐出巨款赈灾,他带领亲友,乘坐小船,给灾民送饭送衣。他还亲自选择地点个人出钱建造民房,安置了无数灾民……经过几次黄河抗洪救灾,陈冕已将祖父经营盐务积攒的钱财捐献出大半。在他去世前的1893年,又发生了山西省大旱灾,他又将家中剩余的钱财凑成千两黄金全部捐献,还在济南街头现场写字,卖字募捐,共募得万两黄金,全部送往山西。为了筹集救灾资金,他还曾先后将在济南的许多房产变卖,只留下几个四合院供自己家庭居住。

  光绪十九年(1893年)八月十七日,年仅34岁的陈冕因赈灾劳累过度而突发肺心病逝在鞭指巷状元府内。据说,陈冕出殡时,大街上挤满了送葬的百姓。在他去世后的很多年,街头巷尾的百姓仍然会说起他在大灾之年慷慨解囊、身先士卒救济百姓的故事。当代学者们评价历代状元时一致认为,“许多状元并非徒有虚名,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不同领域里都有所建树,如王十朋、陈亮、文天祥、康海、焦告、翁同和、陈冕、张謇等等。”对济南状元陈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排洪防汛、治理内涝在历史上就一直是济南不曾忽略的工作。在生产力有限的古代,古人究竟如何治水?其实,济南历史上并不乏凝聚着古人智慧的小型水利工程。比如著名文学家曾巩在大明湖北岸修建北水门以防止市区内涝,还有调节小清河水位的五柳闸,都是济南历史上治理水患的重要工程。

  文学家治水,防市区内涝的“北水门”

  北宋熙宁年间,齐州来了一名著名的知州,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巩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这从其“知齐州”时的种种行事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了治理济南老城区一到汛期经常出现的内涝情况,曾巩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水利建设,如修建北水门、疏浚湖水、修筑长堤等。

  在曾巩主持的一系列水利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修建北水门。由于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山区与城内泉群的水流多涌向济南城北部。在北水门修建之前,北城墙原本留有城门来排泄积水,但夏秋遇到大雨时,北城墙外的积水会倒灌入城,人们只能临时“荆苇为蔽,纳土于门,以防外水之入”,但事倍功半。曾巩了解情况之后,利用原有城门,两岸用石头垒砌,中间放置石水闸,分为两扇,并设置门扃,根据水位高低决定水闸的开闭。如果城内积水,则开闸,水向北流至小清河,如果城外积水有倒灌入城之势,则放下水闸,御水于城门之外。后来,曾巩作《齐州北水门记》,记录北水门的功效:“于是内外之水,禁障宣通,皆得其节,人无后庐,劳费以熄。”城北水患问题得以解决。在北水门的基础上,后人又兴建了巍峨壮观的汇波楼,站立其上观大明湖,“汇波晚照”美景映入眼帘。

  同时,曾巩还组织疏浚湖水、修筑长堤。他利用疏浚大明湖时挖掘出的泥沙,沿湖岸修筑了一条贯通南北岸的长堤——百花堤,将湖水隔为东西两部分。又沿堤砌石筑桥,修芙蓉、水西、湖西等七座各具风格的石桥,以沟通东西部湖水,堤上栽花植柳,又修建数处亭阁水榭,形成美景“七桥风月”。

  由于为政有方,曾巩深受济南百姓的爱戴。熙宁六年(1073年),曾巩调离齐州,行前,“州人绝桥闭门遮留”,曾巩只好夜间离去。

  任职齐州的两年,是曾巩文学丰收的两年,不只写下名篇散文《齐州北水门记》与《齐州二堂记》,还写下歌咏济南山水的诗作数十首。

  调节小清河水位的五柳闸

  历史上的小清河,是一条漕运、排涝、防洪、灌溉、供水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河道。旧时的小清河,流水潺潺湲湲,夹岸绿荫笼波,河内鹅鸭戏游。河上还有多处水闸点缀风景,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柳闸。

  从某种意义上讲,五柳闸这个名字比小清河还要悠久数百年,始建于唐武德年间(618-626年),因闸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名。五柳闸的地理位置重要,位于西泺河与小清河的交汇处,控制着古城以及市区以西的防洪排水,而且是航运的中转站。故早在济南民间,只要一提五柳闸,没有不知道的。

  小清河作为济南市城区唯一一条排水河道,还担负着排洪防汛的重要职责。洪水流经时,水流变缓,洪水夹杂的大量泥沙沉积河底,小清河河道极易淤塞,甚至断流,济南城区排水就会遇到困难,过去和现在都是同样的情况。

  小清河是古代盐运要道,关系着国家的盐税收入,历代官府十分关心小清河的维护、治理。据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历代对小清河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整治,例如,河道清淤、裁弯取直、修筑河堤、修建分洪河道等。为防水患、除淤塞,保障小清河河道畅通,明清时期曾多次进行疏浚、建闸、筑堤和开河行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代理山东巡抚吴廷斌集资,在小清河流域重建了11座水闸,其中就有五柳闸,其构造为在石桥旁设闸板。在韩复榘主鲁期间(1930—1938年),为保证小清河畅通,1931年,山东省建设厅所属的小清河工程局组织兴建了当时山东省第一座现代化闸厢式双门船闸,可以同时通过拖船一只和驳船两只,并在闸南挖一道长15米的月河,月河中建有滚水坝。第二年,又在西泺河边庄原广济闸处建造了与五柳闸同类型但规模略小的双门船闸“边庄闸”。五柳闸、边庄闸工程的完工,增强了小清河排洪和航运功能。1963年,相关部门对五柳闸、边庄闸进行过疏浚整修。1965年边庄闸改为排洪闸。1970年小清河疏浚时,五柳闸船闸被废除,下闸门槛及西侧活动坝拆除。

作者:徐敏   网络编辑:庄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