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工业遗产将被规划保护 部分老厂房已濒临消失

22.12.2015  12:07

济南第一国棉厂车间

山东造纸总厂东厂

济南第三国棉厂厂房

   中国山东网12月22日讯 (记者 王永春)老厂房、老仓库、老院落......工业遗产是城市重要的记忆,承载工业文明,体现城市特色。工业遗产得到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能有效留存城市记忆和特色。记者从济南市规划局获悉,济南作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遗产丰富,为了保护、保存、利用好这些遗产,市规划局将对济南工业遗产保护开展了积极探索。

  为对工业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2015年10月,济南市规划局启动《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将在2016年5月份完成。2015年11月5日,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启动。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将符合要求的93家工业企业列为调查对象。经由初步筛选,对55家工业企业开展普查调研。

  工业遗产是什么?济南有哪些工业遗产?

  因工业活动遗留下来的物质遗址和非物质表现,称为工业遗存。工业遗存中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部分,称为工业遗产。

  济南工业遗产主要包括近代工业产生、初步发展和迅速发展时期,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工业全面建设时期的工业建设所留下的工业文化遗存。具体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和相关设备,相关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如铁路)、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银行、邮局、医院),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业遗产具有多重价值,体现在历史、社会、文化和美学等方面。历史价值体现在这是济南工业文明和近现代工业进程的记忆和缩影;社会价值在于至今影响务实创新的价值观念、尚德诚信的经营理念、做强做大的竞争意识等;美学价值在于其独特的空间结构、“工业语言”所表达的震撼人心的“技术美学”。工业建筑同其他一些民用建筑相比,结构坚固、体量较大、空间灵活、外观朴素,体现工业美学的逻辑性和秩序性,其建筑保护和改造利用,具有资源利用、保护环境和留存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可为城市特色的塑造提供资源和条件。

  济南工业文明起源于洋务运动时期,涉及纺织、机械等35个行业

  据了解,工业文明是济南城市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自洋务运动,济南揭开了使用现代机器生产的历史,自开商埠后面粉、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行业全面发展至鼎盛时期,解放后至一五年间,纺织、机械等行业发展渐成规模。但目前工业遗存整体保存情况堪忧,有些已濒临消失。

  洋务运动促使济南近代工业的产生。此时的工业基本为官办,民族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典型代表是山东机器局,这是我国早期著名军工厂之一,也是济南近代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工厂。

  自开开埠催进近代工业发展。济南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自开商埠的城市。自开埠通商到抗日战争爆发这段时间,是济南近代工业的发展与兴盛时期,覆盖35个行业,涉及面粉、纺织、印染、化工、造纸、机械、五金等几大支柱性轻工行业,尤以面粉、纺织、火柴最为发达,曾鼎盛一时。据统计,此时期企业已逾500家,其中,机制面粉业10余家,纺织业200余家,印染业10余家,酿造业200余家,化工业90余家,火柴业10余家。

  1953年济南执行第一个发展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后,济南工业发展建设进入新时期,工业遗存众多。北郊集中分布,如济南国棉二厂、济南针织厂、毛巾总厂等;西南郊集中分布工业,如试验机厂、山东建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

  现代工业遗存整体情况良好,厂区内经统一规划、路网系统完整、功能分区明确、建筑质量良好,至今仍有许多建筑能够满足现代生产的组织要求。但未来随着城市发展,产业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搬迁,原本沿河沿路、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工业生产逐渐向外围转移,及时保护有价值的工业遗产迫在眉睫。

  济南启动中心城区遗产调查,将对老工业建筑赴实地开展现场调查

  2013年8月,市规划局完成《济南旧城工业遗产调研、保护与研究》,对旧城区内濒临破坏和消亡的工业遗产进行了摸底调研,初步摸清家底并形成三部分研究成果:一是明确保护思路与模式,二是提出保护策略,三是完善政策建议。

  为对工业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2015年10月,市规划局启动《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与保护利用策略研究》工作,分为工业遗产现状普查调研、分类标准研究、总体保护规划研究、典型案例策划研究四个部分,邀请专业设计单位和业界权威专家参与。将在2016年5月份完成,用以指导济南具体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2015年11月5日,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查工作启动。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将符合要求的93家工业企业列为调查对象。经由初步筛选,对55家工业企业开展普查调研。调研人员制作待调研企业厂区地形图与调研表,赴实地开展现场调查。调研内容包括了解工厂历史沿革、核实厂区范围、了解厂区内老建筑的建设年代,使用现状,生产线及设备保存情况等。

  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消失殆尽,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近年来,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已被提上日程,但是仍有部分有价值的工业遗产消失殆尽,如建于1920年的山东酒精总厂,作为我国最早生产酒精的企业,曾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酒精生产企业和济南市骨干企业,号称“亚洲第一酒精厂”。作为山东最早的民族火柴工业——济南振兴火柴厂,历经北洋军阀、国民党统治、日军侵占到公私合营等时期,也已不复存在。

  济南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是当前社会关注度较高、但地方性规划和研究尚为空白的一项创新性工作,国内各城市的相关做法各不相同。为全面普查中心城有价值工业遗产,并做好保护研究,济南将工作分为济南市中心城工业遗产现状普查调研和保护利用策略研究两部分。

  济南中心城工业遗产调研重点为建国前民族工商业企业、建国后工业企业和相关的生产和运输设备(如铁路)、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宿舍、医院等)。普查内容为相关的历史建筑、特色厂区等文化遗存,机器设备、工具等重要实物,以及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工艺流程、数据记录、 企业档案等纸质文物。

  “我们将在对城市工业发展历史和空间演变梳理研究基础上,划定工业遗产区域和范围,甄别潜在工业遗产,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工业遗产进行调查,全面开展中心城工业遗产普查调研,摸清工业遗产家底。准确记录工业遗存现状信息,对各类不可移动现状遗存进行准确勘察,对各类可移动实体档案进行系统发掘整理,并以文字、图纸和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建立中心城工业遗产数据库,为工业遗产价值认定和规划研究奠定基础。”

  与国内很多城市情况类似,济南工业遗产保护也一度存在重视欠缺、家底不清、保护经验匮乏、措施不力等问题,使不少工业遗产成为当时城市建设发展的牺牲品,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工业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只有认定和保护工作先行,才能防止对其随意废弃和拆毁。因此,济南市规划局围绕工业遗产这一特殊、亟需保护的对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