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解读

13.04.2015  12:04

  作为市党政领导与政协委员直面交流的重要平台、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有效载体和政协委员建言发展的“直通车”——4月12日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格外引人注目。15位市政协委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为济南改革发展把脉开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思想、新理念展现了委员们的目光和视野,更体现了责任和担当。委员们都提了哪些建设性的真知灼见?本报就此为您一一解读。

   生物医药

  济台合作联手开拓国际市场

  发言人:唐玉秋(代表民革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生物医药产业是大陆和台湾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两地产业优劣势明显,互补性较强。就我市而言,生物医药市场产品附加值较低、自主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而台湾市场受空间、资源限制,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市场趋于饱和缺少专业发挥空间。随着济南药谷生物产业基地的投入使用,加强济台相关领域合作的空间愈发广阔。

  建议:济南搭建合作平台,建立园区对接机制。以济南药谷为合作载体,开展与台湾生技行业的合作;筹划济南药谷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吸引台湾龙头企业落户,并给予政策优惠;强化服务意识,拓展产业交流机制,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强强联手生物医药研发项目。

   职业教育

  制定5年发展规划建设6至8所现代化综合职业中专

  发言人:王钢城(代表民盟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包括28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9所技工学校,在校生5.5万人。加上省级部门管理中职学校15所,济南市域中职学校共有62所,分属省、市、县、行业四级近10个部门管理。基础薄弱,专业设置与工业结构脱节,师资紧缺、管理效能低等是目前我市中等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建议:尽快落实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教师补充、经费等有关政策。建立、完善覆盖我市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专业联盟、教育集团的运行机制。制定2015-2020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重点规划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布局;打破部门、县域壁垒,通过新建、兼并、托管、置换等手段建设6-8所代表济南水平的现代化综合职业中专;集中建设4-6个代表济南工业水平的公共实训中心。建立以市政府统筹为主、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县(市)区、部门、行业承担有限责任的中职教育管理体制。

   航空城

  打造济南航空城自贸区

  发言人:刘燕(代表民建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2014年3月我市正式启动航空城规划建设。目前我市航空城建设已具备良好基础和条件,临港经济开发区、空港产业园临空产业初具规模。但受行政区划和管理权限限制,临近空港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园区之间各行其政、无序竞争的问题突出,缺乏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产业结构不够清晰,发展定位也不够明确。

  建议:建立省、市、区共同参与的航空城管委会,借鉴“济南高新区”的发展模式和“四大平台”的成功运行经验,推动临港经济开发区与空港产业园整合,实现区划、规划、建设“三统一”,逐步形成独立行政的航空城新区。探索建立自贸区,积极启动综保区航空城功能区(B区)建设,吸引业已成熟、创新性强、竞争力高且与航空运输联系紧密的高科技企业进入航空城,积极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济南航空城自贸区。明确产业定位,首先重点发展航空运输、航空物流、高端制造、商务休闲、临空型现代农业等产业。

   光伏产业开展“家庭屋顶工程”

  补贴光伏用户

  发言人:孙建军(代表民进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济南全年光照时长达2100多小时,已具备实力较强

  的太阳能暨光伏产业基矗但目前我市光伏产业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主要原因是相关扶持政策缺失、市场培育不足、资金融聚乏力和产能提升缓慢等。

  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施电价补贴、减免税收,并在创新土地使用方式、简化审批备案流程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以有效拉动内需为基础,大力培育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推广标准化、集成化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鼓励电力用户按照“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方式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在城市公共设施推广使用光伏发电产品。开展光伏发电“家庭屋顶工程”,促进光伏发电产品向家庭普及,出台办法变补贴生产企业为补贴光伏用户,尽快使光伏产品像太阳能热水器一样普及到千家万户。

   医疗卫生

  实行省、县两级药品招标制度

   降低药品采购价格

  发言人:王玉(代表农工党济南市委员会)背景:我市2009年启动新一轮医改。而随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推进,一些关于“人、财、房、药”的问题不断呈现——人才缺乏、财政经费不足、用房投入不足、基本药物采购价格高……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百姓的就医。

  建议:实行省、县两级药品招标制度,两级招标既可以实现全省普遍性与各地特殊性的统一,又可以有效降低药品采购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各级的投入比例,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使用方式的新思路;将社区卫生工作用房作为社会公益事业配套设施的硬性指标纳入规划和建设之中,对现有租赁业务用房,由市、区两级财政按一定比例承担全部或部分费用;制定形成机构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财政负担工资比例逐步提升、基层医疗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体系完善的措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环境污染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发言人:张元玺(代表致公党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近年来,各地不断探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目前,这种新的治污模式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环保设施市场化运营程度较低,监管体系不健全,本地环保服务企业发展滞后等问题。

  建议: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为突破口,提高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对长期超标、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排污单位,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其实行第三方治污。以大气和水污染治理为重点,开展第三方治污试点。同时,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开展环保服务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倒逼环保服务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机制。加强对环境服务企业的监管,将诚信企业纳入环保服务企业指导目录,制定失信企业市场退出规则。

   大数据

  设专项基金支持大数据科研

  发言人:陈宁宁(代表九三学社济南市委员会)

  背景:大数据是驱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强有力手段。济南大数据平台建设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但开发运用方面潜力巨大,尤其在城市现代化管理与政府治理方面蕴藏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当前主要制约瓶颈是:发展规划目标不明晰,协调管理机制不顺畅,技术规范不一致,法律法规保障滞后,技术及人才缺乏等。

  建议:研究制定我市大数据发展及运用的规划。依托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等,建立协调有力、职责明晰、运行高效的大数据管理机构,加强大数据统筹协调管理。按照“一数一源,一源多用,授权使用,分层管理,分级应用”的原则,构建政府数据部署和应用模式。健全相关法律规章,保障个人、企业和国家数据安全。成立我市专项科研基金,大力支持大数据科学研究。

  民 营企业

  让本土企业与招商企业公平“过招”

  发言人:李燕(代

  表济南市工商业联合会)

  背景:实现我市经济的内生型增长,必须重视培育本土民营企业并促使其强盛发展。然而,受内外部因素影响,我市本土民营企业无论是经营规模、产品结构,还是发展速度、后劲,都还有一定差距,存在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名牌产品偏少,节能减排、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等问题。

  建议:让本土企业新上项目与招商引资项目公平竞争。大力扶持本土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目前,我市民营经济已有1户过百亿、4户创百亿和554户过亿元企业,应进一步支持民营创百亿企业和亿元骨干企业发展。鼓励本土企业围绕产业链进行整合集聚。把培育壮大本土企业与招商选资同谋划、同部署、同扶持。

   美丽乡村

  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全其美”

  发言人:王建森(代表市级各民主党派联合调研组)

  背景: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而当前,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还存在规划体系不完善,村级经济薄弱,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不系统的问题。

  建议:加快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把农民群众的参与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全过程,突出村庄文化特色和生态治理保护,使美丽乡村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全其美”。通过乡村产业的不断壮大富民富村,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好新型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管护机制,落实人员、资金和制度,探索实践农村设施管护市场化路子,引导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主开展农村公益性建设。

   破损山体

  利用GIS实时监控留住青山

  发言人:李成(代表致公党、台联、侨联、特邀界别组)

  背景:众多山体是济南城市山水格局的重要构成要素,而目前山体破坏现象仍没有得到完全遏制。虽然近年来我市已开始实施破损山体整治工作,但由于整治范围广,难度大,成效不显著。

  建议:明确济南山体的主管部门,明确职责范围和要求;确立山体保护的责任主体;结合我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济南城市山体保护与利用规划》,作为我市山体保护和利用的主要依据。二环以内中心城区,划定山体保护绿线与保护等级标准。强化山体保护监管与执法,利用GIS等先进技术进行实时监控,提升监控效果。

   城市品牌

  像一流企业营销产品一样

  营销“天下泉城”

  发言人:周长风(代表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背景:""和"泉城"是济南认同度、辨识度、综合度最高的城市品牌。据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济南接待入境过夜游客人数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43位,比上年下滑两位。这说明我市的城市营销较之成都等国内先进城市有很大差距。

  建议:将“天下泉城”作为我市长期的综合的顶端的城市品牌,从景物、旅游、城市、人品四方面,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其内涵;制定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规范、推动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加强“天下泉城”的传播策划和品牌推广力度,实现城市营销的重大突破和全面开展,要像一流企业营销产品一样营销“天下泉城”。建立“天下泉城”品牌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证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持续推进。

   精神卫生

  健康体检也要检查“心理”

  发言人:海沫

  背景:据测算,我市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病的人群达几十

  万人。然而,全市精神病专科医院和精神卫生中心只有6所,精神科总床位仅720张;精神卫生专业人才较少,远远满足不了患者需要;相关的财政投入也匮乏。

  建议:加大精神卫生防治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建立专业心理疏导机构,在社区、机关、学校或企业建立、形成完整的社会体系,并把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理顺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精神卫生防治管理监督体系,落实责任。加快地方性立法,制订具体措施和步骤,通过立法方式推行心理健康体检。摸排全市精神卫生疾病人员的准确数据库,建立动态档案。

   异地商会

  聘请异地商会企业家以商引商

  发言人:陆建林

  背景:截止到2014年底,驻济异地商会总数已达35家,成为济南的独特资源和显著优势,在服务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招商引资、对外开放,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建议:发挥好异地商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聘请异地商会企业家,凭借“两头熟”的人脉资源和信息优势,加强区域经济互动,以商引商。通过异地商会打造重点项目和产业集群,对优势发展项目加大扶持力度。选择有资质的驻济异地商会制定商会建设标准,积极推进商会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的组织引导作用,发挥好异地商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稳定器”作用。

   普法宣传

  “新老媒体”齐上阵

  普法方式全覆盖

  发言人:陈静

  背景:30年的普法教育一方面让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法律是维护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绝大多数人对常用法律知识只知其名,不知其实。普法教育存在观念固化、手段落后、形式单一的问题。

  建议:一方面,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打造泉城济南普法品牌栏目。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尽快建立新媒体平台,使法制宣传教育与信息技术同步同行,不断扩大宣传覆盖面。打造济南市普法微博、微信、网站一体化互动平台,实现网络普法常态化。使我市普法工作“报纸有专栏、电视有图像、广播有声音、网络有文章、手机有信息、户外有广告”,全面开花,实现普法方式全覆盖,有效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扶贫济困制作“扶贫图”精准帮扶“一户一法”

  发言人:陈淑平

  背景:我市有955个贫困村、10万多个贫困农户、27万农村贫困人口。按有关要求,到2016年全市消除贫困村,加快扶贫济困工作刻不容缓。

  建议:完善扶贫济困组织网络,形成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组织。完善综合救助体系,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济困体系。对全市贫困村进行入户调查,形成精准到一家一户的“扶贫图”。制定扶贫济困发展规划,明确贫困村的帮扶单位、措施、时间和责任人。对每个贫困户建立数据库,帮扶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方式。全面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模式,提高产业富民能力。 (本报记者 沙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