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抢孩子”微信谣言出炉始末

19.06.2015  10:33

  “各位家长请注意,晋A牌号的车辆在济南建设西路蹲点准备偷孩子!贩卖儿童团伙近期在党家镇出现!”

  “催马小学连续两周出现一辆不明身份车辆,第一周是将一个小女孩拽上车,第二周又有一名男孩被抱起来,但都被人救下。”

   警方调查

  系党家庄两名13岁小学生杜撰女生“合理想象”男生添油加醋俩小学生杜撰“偷孩子”

  6月5日(周五)16:30左右,党家庄催马小学一名女学生在家门口,遇到一驾驶面包车男子问路,并希望让女孩为其带路,被女孩拒绝,该面包车司机并未下车直接驶离,女孩自行回家。

  她的男同桌知道后,两人结合当下网络拐卖儿童案件较多的情况,自认为这是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周一上学将该情况讲给了同学们听。

  为了让同学们和老师更相信自己遇到了人贩子这种惊险经历,男孩杜撰了自己在6月12日(周五)下午,在同一地点再次遇到人贩子的虚假情况。

  民警对两人进行了询问,因系未成年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

  “17日起,微信朋友圈在疯传一条消息,说党家催马地区发生拐卖儿童未遂事件了,我们当家长的都很担心。”18日上午,市民刘女士致电本报反映此事。

  17日,几条有人在济南“偷孩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泛传播:“晋A牌号的车辆在济南建设西路蹲点准备偷孩子”“各位家长朋友们请注意,接派出所紧急通知,贩卖儿童团伙近期在党家镇出现!催马小学连续两周出现一辆不明身份车辆,第一周是将一个小女孩拽上车,第二周又有一名男孩被抱起来,但都被人救下。各位家长朋友一定注意孩子安全,坐班车的幼儿家长一定按时接送幼儿”,让不少家长颇为紧张。

  据刘女士称,消息是她朋友转发的。消息是否属实?记者搜索网络发现,多个城市出现过“晋A牌号的车辆在建设西路偷孩子”的假消息,只是时间、地点有所更换。18日下午,记者拨通了市中区党家街道办事处催马小学的电话,一老师称,学校确实接到过学生反映。“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在核实,为慎重起见,学校第一时间报了警,派出所民警正在进行调查。”他说,近期确实有学生称曾在校外遭遇陌生人员,“对方是不是问路的?说话口气是不是过重吓着学生了?这些都不好说。”他说,催马小学并未向家长下发任何紧急通知。

  18日下午,市中公安分局党家庄派出所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公安机关未接到一起孩子被拐卖(包括未遂)或者失踪的警情。经多方取证,基本将该事件调查清楚。“经查,党家庄催马小学在校生(女,13岁)在6月5日(周五)16时30分许,在其家门口,遇到一驾驶面包车男子问路,并希望让女孩为其带路,被女孩拒绝,该面包车司机并未下车直接驶离,女孩也自行回家。该情况被女孩的同学(男,13岁,系女孩同位)看到,两人随后结合当下网络拐卖儿童案件较多的情况,自认为这是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周一上学将该情况讲给了同学们听。为了让同学们和老师更相信自己遇到了人贩子这种惊险经历,于是男孩杜撰了自己在6月12日(周五)下午,在同一地点,再次遇到人贩子的虚假情况!”党家庄派出所依法对男孩和女孩(在其家属的陪同下)进行了询问,并制作了询问笔录,因系未成年人,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警方提醒

   散布谣言可处10日以下拘留

  市中警方提醒市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信息,大家不要盲目转发,特别是此类“偷抢孩子”的信息,一旦大面积扩散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恐慌。建议大家冷静看待微信朋友圈的信息,如果难辨真伪,可以

  直接从网络上搜索一下,很多假信息在网络上都会有类似的帖子,只是更换了地点等细节而已。

  民警介绍,故意制造,传播谣言,制造社会恐慌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时可能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故意扰乱公共秩序,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相关链接

  “抢孩子”假消息

  为何时常“刷屏”

  记者查询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微信朋友圈一窝蜂都在转发“抢孩子”的消息,河北沧州、山西太原、福建龙岩都曾出现过。

  早在2011年,就有“北京金地格林小镇社区,一6岁的男孩放学从校车上下来,因家长迟到未来接,混乱中一中年妇女把孩子抱到自行车上企图抢孩逃离,幸好孩子机灵,咬了她一口自己从车上跳下来往小区里跑,那人在后面追,小区保安看到赶过来,孩子脱险。大家提高警惕!”的帖子。今年6月2日,天津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天津”也曾发微博出面辟谣,“连续有网友通过评论和私信询问大悦城是不是有偷孩子的,之前还有人在网上发布津南的金地格林有抢小孩的。明明不相信,但本着负责的态度通过110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得知从昨天到现在从没接过这类报警”。

  为什么“抢孩子”假消息时常“刷屏”?又有那么多人转发呢?一位研究过心理学的民警介绍,相对于群体,谣言绝不能是抽象理性的表达,它必须用具体、形象、带有情绪煽动甚至是夸张的表现方式,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共鸣。而未经求证的信息,经过更多人情绪化加工处理再传播,加速了谣言自我合理化的过程。

   相关新闻编造“抢小孩”谣言俩网友被拘10日

  去年8月,“太和县有人抢小孩,大家注意啦!”“姜寨小学对面有人抢小孩!”版本不一的传言在安徽太和县广为传播。这些最后全部被证实为谣言。

  当时,一名网友在百度太和帖吧中发布帖子称,太和姜寨小学对面有人抢小孩。帖子被大量转发,网友纷纷跟帖,询问事件真相。当地一家微生活网站也转发了这则帖子,成为传言大范围传播的开端。而随着网友的跟帖、转发,传言也被传播得越来越邪乎。随着传言的迅速扩散,一些网友煞有介事地在网上讨论。传言事件的发酵,引起了太和警方的重视。民警经过侦查,很快将谣言的始作俑者杨某某,以及在其所负责的网站上传播谣言的郭某某拘留。当地警方最终分别对杨某某、郭某某作出行政拘留10日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