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拉近名家与市民距离

07.05.2015  12:14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的省城本土文化名人辈出,大批知名学者、专家更常来济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泉城文化输入了深厚的“营养”,大大深化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而有机会一睹名家、大师风采,面对面聆听他们在各领域的真知灼见,更成为济南市民眼中的一大乐事。

  文化名人聊阅读体验

  日前,围绕“世界读书日”,济南市开展不少活动。而省城的品聚书吧恒隆店,也请到了山东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张炜和广大读者谈阅读。4月19日,这位拥有极强创作力和丰富作品及荣誉的作家与现场读者深入探讨了阅读的本质,交流了自己多年的阅读心得。

  谈到国人的阅读现状,张炜从写作者的角度分析——“一个写作者、艺术工作者应该在精神文化方面见大世面,不断扩宽人生的地平线,在更高的平台上看得更远。但是写作者容易跌入狭窄的视野,解决方式就是阅读,阅读量越大,写作者的眼界就会越开阔。”结合自身的创作,他又讲到“读者的责任”——“去年10月份我个人出了一套48卷的文集,回顾一下,我写了40年,《古船》和《九月寓言》是这么多年能一直出版的书。我一共写了19部长篇,只有四五部是慢慢积累成的,但每一部都在我心里沉淀了十年八年甚至二十年才动笔的。写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可见寻找书也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为什么一本好书印量少呢,可见真正有眼光的、能一眼看出这是一本杰作的读者不是那么多,所以我们现在的选择,要把好书找出来,从它自己呆的角落里取出来,拿到手里,带回家里放到书架上去。这是我们好的读者该做的事情。”

  据了解,名家与书友“面对面”,这是品聚书吧的文化活动品牌,自开办至今已有二十余场,文化名人傅佩荣、余世存等,均以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这里与人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悟。而5月9日,《第五次变革》作者、国际问题专家王冲,《纯棉时代·感动》作者赵婕也将来此,分别与书友作相关话题的解读和探讨。

  音乐家讲艺术创作

  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也不乏艺术爱好者与名家、大师面对面的机会。前不久,青年钢琴家、音乐人赵烽就在这里讲起了“音乐剧”的故事。他从2014年美国音乐剧TONY奖颁奖典礼说起,回顾了百年音乐剧的发展,谈到了音乐剧的“好班底”——编剧、导演、市场运营总监的各自担当,说起了音乐剧的“灵魂”——不分主次角色的演员“一专多能”的卓越能力,更详尽表述了音乐剧的“铁骨钢架”——剧本、剧诗、剧魂、剧灵、剧美,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音乐剧的基础知识和欣赏方法。其中结合歌剧、电影及中国音乐剧创作的妙趣横生的表述,让到场的音乐剧爱好者大开眼界也意犹未尽。

  半年来,大剧院举办的如是的交流、讲座活动已达20余场——朱晓玫钢琴大师班,钢琴家与艺术爱好者共话巴赫,更现场指导学员的演奏,整堂课充实生动、气氛热烈;罗大林吉他大师课,在讲述吉他的发展、起源、分类等时,还不断穿插演奏,从安静的弹唱到多种吉他的组合演出,仿佛一场小型的吉他音乐会;还有话剧《蒋公的面子》演员交流会,《尤利西斯》演前导赏及演后谈,《雷雨》演后谈……而赶在5月6日阿什肯纳齐父子双钢琴音乐会之前,该剧院还于5日开设大师班,邀请闻名世界的钢琴大师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及其子、优秀室内音乐家沃夫卡·阿什肯纳齐做主讲人,其间点评4位优秀钢琴学生现场展示,并与学生及现场的观众交流对钢琴演奏的理解,使人们不仅有机会聆听大师们弹奏的优美旋律,更充分感受到了父子二人的音乐默契……据统计,共有5000余人次参与到了上述活动中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期待更多接地气儿的讲座

  而济南市群众艺术馆新馆也办起了文艺讲堂。该讲堂向市民免费开放,开设音乐、舞蹈、文学、曲艺、美术、书法、摄影、民俗等八大主讲类别,主讲嘉宾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国内享有较高声誉。如今,不少市民已在这里聆听过山东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孙晓茹深情阐释“舞蹈之美”,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张士闪教授讲述传统节日深刻的文化与内涵,山东省合唱联盟主席、济南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王信义讲解“如何步入合唱艺术殿堂”……

  而除了各驻济高校时常举办的专家学智讲座外,也有名人名家也走进了中学校园。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瑞芳便曾做客济南市实验初中,和孩子们一起分享《聊斋志异》的艺术魅力;省实验中学还曾邀请到中国科技大学的“两弹一星”专家黄吉虎作了一场题为“中国的航天”的精彩报告,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著名专家周培也在日前来该校讲座,带领孩子们畅游了人类科技创新的奇妙历程,引发了同学们对创新思维实现中国梦的思考……

  不过,采访中,许多市民仍表达着“名家讲座能举办的再多些,专家学者和市民的距离再近些”的强烈愿望。家住历城区东风街道办祝甸社区的王女士就告诉记者,台湾著名学者曾仕强教授曾在他们家门口举办讲座,就传统文化的学习、如何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家庭成员相处之道等问题与广大居民及国学爱好者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至今还为邻居们津津乐道。“希望专家学者不只是进校园,还能多多进街道、下社区,结合咱本地事、身边事讲讲传统文化、艺术常识、健康知识,让这面对面的交流更实在、更接地气儿,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