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治霾:章丘搬迁北四厂 政府土地收益全部支持企业

24.11.2015  12:53

编者按:从2013年开始,环保部开始正式对外发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共74个城市的环境监测数据,济南位列其中。同年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中直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济南正是山东的省会。

客观的区位条件、地形气候特点,偏重的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快速推动的城市建设……一系列因素让济南成为一座饱受空气污染折磨的城市。今年9月、10月,济南连续两次空气质量位列前述74城市末位,长期处于后10名的位置。在随后召开的济南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直言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尽快实现明显改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霾对济南而言更是一场持久战。从今天开始, 齐鲁网 记者将通过采访职能部门、相关企业、专家学者、普通市民,让更多的人了解济南这场“蓝天保卫战”的台前幕后。

章丘市市长刘天东向记者介绍有关情况

搬迁之前的北四厂烟囱林立,污染严重

修复后的秀江河将成为市民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齐鲁网济南11月24日讯 (记者 张帅 满倩) 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章丘举全市之力启动明水化工、鲁明化工、热电厂、造纸厂“北四厂”的搬迁工作,通过落后产能的淘汰和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提升。

明水化工、鲁明化工、热电厂、造纸厂,四个厂原来位于章丘主城区内百脉泉北面,被通俗的称为“北四厂”。烟囱林立,浓烟滚滚,考虑到公共安全和高排放、高污染对环境的影响,从2013年下半年章丘市就开始启动了“北四厂”的搬迁工作。在当时企业本身工艺落后,设备老化,职工众多,债务沉重的情况下,章丘举全市之力从人员安置 、资金、项目、土地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企业转型。

章丘市市长刘天东告诉记者,为顺利完成“北四厂”的搬迁工作,当地政府帮助企业化解了近3000职工的分流问题,多种方式解决职工的生存和分流问题。而为了解决搬迁工作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章丘市政府把老厂区近900多亩地由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土地收益政府一分不留,全部给了搬迁企业。同时,当地还帮助企业协调晋煤集团和上级项目资金,给企业注入12个亿的创投资金,在章丘北部刁镇化工产业园给企业提供了800亩地工业用地。

在企业新落户的刁镇化工产业园,记者看到,企业新上的“3050”项目、双氧水项目都是环保项目,这两个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投资28亿元的“洁净煤气化项目”正在建设中,明年年底将投运。山东晋煤明水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洪海告诉记者,企业采用新装置新技术后,煤炭利用率由70%多提高到99%以上,同时烟气的排放率极大的降低,“基本上接近零排放了,这是目前国内我们所采用的环保技术是最先进的。

利用“北四厂”的搬迁,章丘在“北四厂”西侧沿老的绣江河古道同步启动了生态修复工程。刘天东告诉记者,章丘化工企业、传统工业产业较多,落后产能升级改造和淘汰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去介绍,去年章丘已关闭了鑫岳三号、六号和明水一号等3处煤矿,淘汰落后产能36万吨/年。今年上半年,又对明水二号、华明、官庄、玉山等4处煤矿闭坑,涉及职工2830人,筹措资金1.15亿元,将淘汰落后产能57万吨。并协助济南市李福煤矿筹集资金1亿元做好关停工作、帮助埠村煤矿做好关停转产。

章丘是铁匠之乡,锻打企业比较多,有700多家企业都要进行改造,目前已经完成100多家了,难度很大,但我们有这个决心。今年已经关停了7个煤矿,下一步我们还要帮助山东能源集团关停章丘境内最大的一个煤矿,年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埠村煤矿。”刘天东表示。

济南将推“网格化”治霾办法 重点控制区列出污染源清单

山东治霾再出重拳!7市长签“军令状

市民举报济南火车站附近排污 记者调查实为治霾点

改造燃煤锅炉推广分布式供暖—力诺瑞特积极参与治霾

环保部通报华能德州电厂等山东单位拖治霾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