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海绵城市建设 周边40个山头两年内变身“海绵体”

20.08.2015  17:05

 

 七里山上糠粮砂铺就的道路(资料照片)

  济南海绵城市园林绿地项目共包括千佛山景区雨水综合利用,佛慧山、平顶山山体公园及雨水系统收集利用等11个项目。目前,千佛山、佛慧山、英雄山、旅游路、济大路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19日,记者了解到,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片区内,包括济南周边近40个山头,未来,这些山头都将增加“海绵体”。

  在项目实施中,各公园、景区截至目前,共计建设下沉式绿地1.5万平方米,完成透水铺装2.3万平方米,砌筑挡墙、水平阶8000立方米,栽植各类苗木30余万株,完成建设投资约4000万元。

  据悉,济南海绵城市园林绿地项目共包括,千佛山景区雨水综合利用,佛慧山、平顶山山体公园及雨水系统收集利用等11个项目。其中,千佛山、佛慧山、英雄山、旅游路、济大路5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这5个工程将于今年内完成,截至目前,已经完成工程量的45%左右。”市城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绵城市园林绿地项目建设期限共两年半,最晚到2017年上半年完成全部工程。

  据了解,大明湖兴隆片区之内的海绵城市园林绿地项目规划为千佛山景区、佛慧山景区、兴隆山景区等11个项目。其中,包括千佛山、佛慧山、兴隆山、英雄山、金鸡岭、卧虎山、蚰蜒山、小龟山、小姑山9座山体工程,共包括30-40个山头。

  记者了解到,以前一遇到暴雨天气,千佛山西北门就变成了排水通道,雨水哗哗地从门口顺势流出。本月初,济南迎来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到56毫米。为了亲眼见证“海绵宝宝”们的威力,市园林局相关工作人员雨后赶到千佛山。“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降雨量在27.7毫米以下时,雨水不出景区门,不形成地面径流。但当时的降雨量明显高于这个数,当时西北门虽然仍见有水流出,但流水的量和时间比以往都减少了不少。总体来说,新建的海绵体设计经受住了考验。”工作人员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