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看守所里有这样一种亲情 犯人叫女狱警“妈妈”

09.05.2016  13:20

  又是一年母亲节。有一个地方,那里的女性之间并无血缘关系,却也有同样的母性温情,同样让人动容。5月6日,记者走进位于济南南部山区的济南市看守所,了解高墙铁窗内有关母亲的故事。

  提到“妈妈” 叛逆女孩泪如雨下

  “又是一年春好处,春光烂漫的五月天,母亲节又到了。我从一个年少轻狂、叛逆的孩子逐渐变成了温柔、懂事的大姑娘。我的成熟来自于五中队全体干警的温情感化,在我与家人不能见面的情况下,她们像亲人一样,像妈妈、姐姐一样关心、爱护我……”

  母亲节前,济南市看守所女监区举行了一场母爱主题演讲比赛,18岁的王某演讲题目是《献给我亲爱的妈妈——五中队全体民警》。演讲台上,提起陪伴她度过特殊时期的“妈妈”——五中队的女民警时,这个来到看守所快两年的女孩忍不住泪流满面。

  5月6日上午,记者在济南市看守所女子监区谈话室见到了王某。1998年出生的她身高一米七,长相白白净净,看上去温柔平和。然而中队长张凤仙向记者介绍说,刚入所时,王某还是一名叛逆的未成年人,性情并非像现在这般温和。

  2014年3月,王某和朋友因口角之争动了手,结果失手将对方打成重伤,年少的她并没有想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入所不久,因监室室友与她不小心肢体碰撞,曾练过跆拳道的她“想用拳头说话”,被中队值班的巡视民警及时制止。民警对她进行了说服教育,但桀骜不驯的她一开始并不服从管教,民警说她时她满脸都是不服气。

  过后没几天,王某突然发烧至39℃,“烧得我头痛欲裂,那时我就想,要是妈妈在我身边就好了。”王某对记者说,在高墙之内,在她最需要人照顾的时候,五中队的民警和急诊大夫赶到,给予她及时的治疗。

  生病期间,中队领导专门为她申请了病号饭,值班民警轮流陪护在她的床边,陪着她谈心聊天。有的民警给她送来牛奶,有的送来水果,有的送来面包,管教民警孙茜倩更是像对待亲姐妹一样安慰她、照顾她。这个叛逆的女孩,原本强烈抵触的心,犹如一块坚冰遇到了暖流,开始慢慢融化。

  10个月后案件开庭审理,站在被告席上的她,见到久违的母亲泪如雨下。从法庭回到看守所,民警注意到她情绪十分低落,中队心理咨询小组的几名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民警主动放弃休息,立即展开心理疏导;值班民警得知她心情不好不愿吃饭时,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夜餐送到监室,一面看着她吃,一面开导着这个还不懂事的“孩子”,等她吃饱睡下,看着她进入梦乡,民警才放心离开。

  两年的时间,王某只在法庭上见过母亲,平时接触最多的便是五中队的这群警察“妈妈”。

  “以后再碰到不懂事的孩子,别跟她生气……”5月6日,即将离开看守所投牢的王某开导起民警来,说着说着哭起来,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她说,看守所民警待她像亲人一样,她舍不得离开。

  除夕这天 她回看守所给“妈妈”们拜年

  去年的大年三十,远在南部山区的济南市看守所门口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两天前刚刚释放的陈某。

  这个陈某是看守所的“名人”,从看守所领导到普通民警,甚至是在押人员,对她的“鼎鼎大名”都是如雷贯耳。生于1993年的她屡次被刑拘,3年来,她先后三次因为盗窃被羁押在济南市看守所,可谓看守所的“常客”。

  刚被羁押时,陈某在监室内不吃不喝、大喊大叫,并随地大小便。待到后来,她经常因为一点生活琐事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轻则绝食吵闹,重则骂人咬人甚至自伤、自残,故意将大便到处涂抹,用她的话说就是“折腾你们”。办案单位对其精神病鉴定的结果是“严重性格障碍”。

  对于这样的人,民警们很是头疼,可是一想到她的成长经历,大家又对她充满同情。陈某从小缺少母爱,父亲因为忙于生计顾不上她,她本人也不愿意回家,很小就在外流浪,靠打零工、捡垃圾甚至偷东西养活自己。

  面对这样的一个人,民警们在严格管教的同时,也给予她无微不至的体贴与关怀。

  民警薛茹芳的女儿与陈某相差一岁,她把陈某当成女儿来看待,天冷时将女儿的衣服拿到看守所,送给陈某。陈某生病时,管教民警为她送去热乎乎的病号饭,生日时还为她买来了蛋糕。

  还有很多比陈某年长不了几岁、在家里被爸妈宠爱的年轻民警,不顾陈某一身脏臭,为她擦洗身体,找来干净的衣服帮她换上。

  很多领导忙完日常繁杂的工作后,放弃回家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留在五中队的谈话室,如同她的长辈一般,一次次耐心地开导教育,为她疏导心结。

  陈某渐渐被感化,她心里逐渐有了家、有了爱的概念,也懂得了什么是温暖,什么是感恩。

  在她心里,她觉得看守所的民警是她最亲的人,是这个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她称年长一点的民警为“妈妈”,与她年纪相仿的民警都叫“姐姐”。刑满释放那天,女子中队中队长张凤仙担心她出所后没有路费、没法吃饭,掏出200块钱送到了陈某的手中,嘱托她注意安全,尽快回家。

  除夕那天,看到民警走了过来,陈某有些不好意思,“干事,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法报答你们,我只能来给你们拜个年!看到你们,我觉得自己就算过年了。”看到她穿着单薄,在寒风中已站得瑟瑟发抖,民警赶紧跑回监区给她找来衣服,还送去热腾腾的水饺。

  行刑前 她向女民警磕头致谢

  2014年,死刑执行前的那个早上,李某一下子跪在女子中队给她“送行”的女民警面前,拉着中队长张凤仙的手泣不成声。

  在看守所五年多的时间里,她觉得自己受到了太多的关爱,这份关爱本不属于自己,她向民警连磕三个响头,感谢民警在她人生最后的日子对她不抛弃、不放弃,让她感受到了家人一般的关心与帮助。

  “来世我一定好好做人,遵纪守法,回报社会,报答你们的恩情。”李某说。

  2009年6月,当抢劫杀人犯李某进入看守所时,自认为生存无望的她,很快露出了穷凶极恶的一面,在监室惹是生非,打骂欺压同室人员,拒绝接受任何管教。

  通过几天的观察和了解,富有经验的管教民警发现,李某是一个虚荣心极强的女人,因为家境贫寒,她与弟弟、情人联手抢劫杀人。进入看守所后,失望至极的父母对其恨之入骨,不给她送任何生活用品,亲情的冷漠被她紧埋心底,转而化作愤恨,肆意对外发泄。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济南市看守所女子中队专门成立工作小组开展工作,从生活、心理等各个方面对她进行帮教。

  炎炎夏日,管教民警在监区的通道里巡视,警服已经湿透。“报告干事,李某晕倒了!”听到监室内报告后,队长张凤仙立即呼叫大夫,带着民警赶到监室。李某身体并无大碍,多半是因为思想压力过大。

  “好点了吗?”民警贴在她的耳边,李某微微睁开眼睛,看到民警坐在地上,自己却躺在民警的怀里,表情很不自然,淡淡地说了。

  接下来的几天,中队领导和民警每天都坐在她的床边与她促膝交谈,谈过去、谈现在,谈法理、谈人情,李某对父母的怨恨,也逐渐转化为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为了焐热这颗冷冰冰的心,女子中队专门组织了《感恩母爱》演讲比赛,内心坚冰一样的李某,在讲到儿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时,掉下了眼泪。渐渐地,刚入所时满眼的恐惧绝望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渐渐燃起的希望,对抗烦躁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认清现实后的平静。

  济南市看守所女子中队中队长张凤仙说,“在押人员无论犯了多大的罪,无论多么穷凶极恶,法律会主持正义。而在看守所里,我们的工作岗位上,我们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她们,对她们人格尊重,要用我们自身的正能量矫正她们扭曲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