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脑瘫博士"敲出百万字文集

07.04.2015  12:12

 

    

    因为难产造成的脑瘫后遗症,他3岁时才能独自站立,5岁多才会走路,7岁上小学后还经常摔跤,两个膝盖常被磕得鲜血直流……但是,这个几乎被命运宣布“死刑”的男孩,并没有向命运妥协,他用两根手指敲出了3本专著,共110万多字。如今,他不仅成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更是从全国1000余所高校推荐的10746名学生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10位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称号的学生之一。他,就是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张九童。

   系鞋带练习上千次三岁迈出人生第一步

  1988年,由于难产张九童患上了脑瘫后遗症,出生后不会哭,不会吃,只能靠输液和输氧气维持生命。医生曾表示:“孩子将来可能弱智,也可能终身不能行走。”面对残酷的诊断,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

  “家人特意给我起名叫‘九童’,‘九’是最大的自然数,代表了父母最大的心愿;‘童’是希望我将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也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张九童告诉记者,在家人的不懈努力下,他没有像大多数患儿那样瘫痪,而是在3岁时,迈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我5岁多才能独自走路,7岁上小学后还经常摔跤,两个膝盖常被磕得鲜血直流。”

  脑瘫虽没有对张九童的智力造成损害,但由于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他不能做精细的动作,别人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他却要费上百倍的努力。系鞋带、扣纽扣这样再小不过的事情,他都要练习上万次。为了上学方便,他通过艰苦努力,学会了自己打水打饭,自己整理床铺,自己料理冷暖。他用自己的努力跨越了一道道难关,完成了一个个挑战。

   一分钟只能写十几个字 没落过一次作业

  1995年,七岁的张九童开始上小学,写字成了让他最吃力的事。由于双手的肌张力极高,他只能使劲用手攥着笔,胳膊上鼓起一块很大的肉包,但即使如此,手指却并没有什么力量。一开始用右手写字他一分钟只能写五六个字,后来,他慢慢地学会了用左手写字,但一分钟也只能写到十几个字。为了按时完成作业,他的手上经常磨起血泡,手指上经常缠着胶布,后来三个手指上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为了弥补写字困难的不足,他就多记多背,小学一至五年级的语文课本,他能从头背到尾,只要同学们问哪个词语或哪个句子在哪篇课文,他都会准确地翻到那一页。在数学上,他苦练口算能力,能快速地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的乘除法。

  进入中学以后,课程和作业越来越多。课堂上记不下来笔记,他就借来同学的笔记课下补上,付出的劳动是其他同学的几倍。由于写字困难,作业难以完成,他就蹲着用粉笔在水泥地上写,然后再让妈妈抄在作业本上。“这样,身体可以承受的同时还能把作业写完,但有时候一蹲就是一两个小时,站起来就眩晕,好几次因为没站稳,都差一点跌在地上。”张九童说,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一直坚持每天做完作业才睡觉,从小学到初中,他没有落过一次作业。

   两根食指练习电脑打字 敲出百万字文集

  为了让张九童更好地学习,上中学时,爸妈给他买回了电脑,虽然他只能用两个食指打字,一分钟最多也能打30个字,但电脑却给他插上了一双翅膀,他的许多作业特别是作文,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目前,张九童的电脑上保存了300多万字的文章,还在2007年出版了46万字的《九童作文》,这也是国内残疾高中生首部个人作文集。

  中国科学院院士庄逢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

  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顾之川,称《九童作文》是“一部很好的成长励志作品集”和“一本优秀的作文教学参考书”,并分别为之作序。著名作家、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特意给张九童寄来了自己的作品《轮椅上的梦》《生命的追问》等书籍,并亲笔写来了热情洋溢的鼓励信:“亲爱的九童,读了你的文字,我和很多人都很感动,这是一个健康的孩子都难以做到的,可是你却以自己顽强的斗志做到了,我们都应该学习你坚强的品格!我想,一个人身体有残障是不幸的,但只要有美好的梦想,生活依然还会是幸福的,奋斗就是幸福啊!”

  2010年4月,张九童出版了自己的第二本文集《仰望星空》,书中承载了他对天空的执著,“即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如今,他的第三部专著,30万字的《我的中国梦——关于残疾人生存发展的建议》也即将出版。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书写“月亮的梦想”

  大学期间,张九童几度谢绝学校给予的国家助学金,将机会让给经济更困难的同学。不仅如此,他还被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聘为“中国脑瘫救助海豚计划爱心大使”,数次在上海、山东等地参加脑瘫救助公益活动。同时,他还在全国各地举行个人事迹报告会30余场,先后向汶川地震灾区、农家书屋、脑瘫救助活动捐献个人文集100余本,答复各类咨询100多人次,鼓励数百名缺乏信心的残疾儿童和家长勇敢地面对人生。

  张九童有一个“月亮的梦想”,他曾写道:“如果把健全人比作太阳,那么残疾人就是月亮,月亮之所以皓皓入银,是因为有太阳的普照。但太阳和月亮的梦没有区别,残疾人和健全人的梦没有区别,都是圆的。”他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广大残疾人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美好的生活。他的第三部个人专著《我的中国梦——关于残疾人生存发展的建议》主要内容就是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广泛吸纳哲学、教育学、医学等各学科理论,从家长、残疾朋友、社会三个层面对残疾人的生存发展问题提出了建议。

  “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埋怨生活,因为生活给予我们远比我们付出给生活的要多得多;既然生活选择了我们,我们就要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张九童的座右铭。为了梦想,他一直在不懈奋斗着……

  (本报见习记者 史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