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范儿 舜:耕于历山下 贤德布九州
大舜铜像 摄影 赵晓明
2015年,电视剧《大舜》播出,该剧以远古帝王大舜传奇曲折的一生为主线,讲述了尧、舜、禹三代历经磨难治理水患,为民造福成就伟业的故事。(资料图片)
舜是中国文明发韧期的帝王,更是万世瞻仰的远古圣人,所以就连儒家的开创者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都是“祖述尧舜”,“言必称尧舜”的。司马迁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帝大舜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开创者。济南的山泉湖河城处处都与大舜、大舜文化有关,故而至迟从唐代开始济南就有“舜城”的雅号。
已故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当年为济南趵突泉公园三圣宫神龛撰书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垂儒家道统”,下联是“开华夏文明”。这十个字,可以说是对大舜历史地位的最高度的概括,也是最恰当的概括。舜在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
舜的记载与传说
《孟子》说:舜,东夷之人也。舜出自东夷族有虞氏,为颛顼之后,故而《礼记·祭法》称有虞氏“祖颛顼而宗尧”。舜有一位祖先叫虞幕,是以律管(定音律)测气定候以助生万物的候气法的发明者。舜的父亲瞽叟是一位盲乐师,是他将五弦之瑟改进为十五弦之瑟,并为帝尧创作了《大章》的乐曲。因为有这样的音乐世家的职守背景,舜本人也是一位音乐大师也就不足为怪了。见诸古籍记载,大舜是五弦琴的发明者,又是箫的发明者。大舜的音乐作品有《韶乐》,《韶乐》一直流传到春秋时代,孔子在齐闻韶,感动得“三月不知肉味”,盛赞《韶乐》的至善至美。大舜还有一首《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忧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吹来,暖暖地吹来吧,它可以使我的人民解除寒冷的忧虑啊;南风吹来,按时地吹来吧,它可以使我的人民增加生产的财富啊。这显然是一首典型的“候气”歌。
按照《孟子》和《史记》等早期典籍的记载,大舜的母亲早逝,父亲瞽叟续弦,同后妻生有一子,就是象。瞽叟是个老糊涂,舜的后娘为人凶狠,是个泼妇,舜的异母弟象是个傲慢逞强的家伙。他们联合起来虐待舜,而舜却不失孝悌之道,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帝尧听说后,想培养大舜为接班人,就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下嫁大舜为妻,用来考验大舜“齐家”的能力,也就是治家的能力。因为按照后来儒家的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连自己的家庭都治理不好,又怎能去治国平天下呢。
大舜发达了,父母兄弟更将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杀之而后快,于是就有了下面的传说。
说的是,大舜的后母与弟象在征得瞽叟的同意后,设计让大舜去修缮谷仓,然后抽梯放火要烧死他。娥皇、女英事先知道三人的阴谋,就赶制了一件飞鸟衣让大舜穿上,又要大舜重叠戴上两个大斗笠。大舜登上仓顶,后母与弟象果然就在下面抽梯放火,危急中,大舜一手掣起一只大斗笠,又借飞鸟衣的大袖宽摆,轻轻跳出了火海,安然着陆。
后母、弟象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打算在大舜下井掏井时,将他掩埋在井里。娥皇、女英知道后,马上赶制了一件蛟龙衣穿在大舜身上。果然,大舜被支使下到井下,上面便落井下石,危急中,大舜靠了蛟龙衣的保护,自井壁一侧斜刺穿出一条洞穴,从另外一个地方破土而出。
象以为这次大舜肯定是在劫难逃了,就向父母提出了瓜分大舜财产的计划:大舜的牛羊、仓廪都分给父母;大舜的干戈、琴、弤弓以及两位嫂子都分给象。可是当象喜冲冲去接收大舜的财产,却发现大舜正坐在床边悠然弹琴。象一时回避不及,只好尴尬地敷衍了几句表示思念和亲热的话,大舜却以德报怨,对象说:“惟兹臣庶,汝其于予治。”你替我去管理这些臣民百姓吧。
以上传说都发生在大舜尚在“畎亩之中”,即耕稼历山的时候。
济南古来称“舜城”
大舜早年转徙于东夷各地,从事农工商渔各项生业,步履所及,人气很旺,“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叁徙成国”。历山是大舜的众多迁居地之一。“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舜在历山耕地,历山一带的农民因舜的感化而礼让成风,由原来的互相争地头变成了互相让地头。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范围内史称大舜耕稼的历山,不下十五处,仅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就提到五处,它们分别在今天的济南历下、山东菏泽、山西永济、河北涿鹿、浙江上虞。那么,真正的舜耕之山究竟是哪一处呢?判定的标准应该有两个,一是空间的,即舜耕历山应该在东夷地区(因为舜是东夷人);一是时间的,即舜耕历山应该是冠名最早的。
以空间的标准来衡量,山东境外的历山都应该被排除掉,因为上古东夷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山东半岛;以时间的标准来考察,山东境内只有济南的历山冠名最早。因为从传世青铜器铭文来看,济南历山之名至迟西周时期就出现了。
济南是大舜或者大舜有虞氏集团的一个重要活动区域。因为这个缘故,济南一带拥有发达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十分密集,济南城内舜井一旁就曾发现了龙山文化的遗存。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济南及其周边一带在上古时期分布着众多的大舜有虞氏古国,如邹(今章丘东部及邹平境内)、辕(今齐河)、邿(今长清)、遂(今肥城与宁阳之间)、缗(今金乡)等。
济南舜文化遗迹和景观,从1500多年前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以来就历历可数:济南历山又名舜山,历山上有舜祠;历山下有舜井;舜井旁有历祠,北宋以后改名为舜祠;舜井泉水出为历水,历水北流而西折,与南来的以舜妻娥皇女英名字命名的娥英水同入历水陂(今大明湖西南一隅);历水与娥英水之间的“历汭”之地,便是济南古城历城之所在。济南的山泉湖河城处处都与大舜、大舜文化有关,故而至迟从唐代开始济南就有了“舜城”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