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荣膺“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称号

22.04.2016  12:33

    她是一座以泉水闻名天下的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无数文人墨客赞誉,留下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古诗古韵;

  她是一座追梦的城市,新一轮城市发展战略将“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作为战略目标,举700多万儿女之力共筑蝶变之梦;

  她是一座包容创新的城市,以开阔的胸怀广纳天下贤才名士,共绘济南未来发展蓝图,在努力成为他们的“第二故乡”的同时,向世界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国家外国专家局副局长陆明发布了2015“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评选结果,我市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天津、青岛、苏州、广州、厦门等10个城市,荣获2015“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称号。

  自2010年魅力中国评选开始以来,济南从起初的籍籍无名,到2012、2013连续两年入选“魅力中国——政策环境最受关注城市”,再到今年荣膺“引才十强城市”,济南越来越受青睐,成为老外眼中最有魅力的城市之一。是什么让众多人才专家听泉而来、择水而居?魅力城市究竟有什么引才秘诀,让众多海内外人才在泉城乐居、创新创业?

  近年来,济南市始终把引才引智工作作为“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相继出台和完善了一系列吸引海外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来及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逐渐成为高层次人才专家创新创业的沃土。当前,“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宏伟蓝图全面展开,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展宏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济南将以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姿态,吸引汇聚天下英才,一道共筑济南梦。

  “魅力中国”评选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与开发研究会和《国际人才交流》杂志联合举办,《中国日报》作为首席媒体支持开通网络面向全球投票并全程报道。投票者在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4大类18个指标上对候选城市进行评价。此次投票共收集顶级专家评选选票33份、普通外国专家签字选票1548份、网络选票47250张。举办方还邀请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芬恩·基德兰德、国际反病毒领域权威专家卡巴斯基等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外专千人计划”专家等33位资深专家组成专家组提出综合评估意见。该评选是国内唯一一个完全由外籍人才参与评选的引才引智“中国城市榜”,自2010年首创以来已成为城市国际化的风向标,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A“碧梧巢”引来凤凰留贤才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坚持政策先行,先后出台了“3+1+6”系列引才政策文件。

  “3”即《进一步加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意见》、《实施“百千万海内外人才引进工程”的意见》和《实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倍增计划的意见》3个指导性意见,提出引进“百”“千”“万”三个层面创新创业人才,重点实施“百”层面的“5150引才计划”;“1”《济南市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规定》一个操作性规定,明确了引才重点和支持政策;“6”即《引进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引进人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绿色通道服务办法》、《人才居住证办法》等6个配套办法,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服务、作用发挥等各个方面的引才政策体系。

  2009年,我启动实施“5150引才计划”,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面向海内外引进150名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12年,在提前完成人才引进预期目标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5150引才倍增计划”,更加注重人才层次水平、更加突出产业针对性、更加注重产业带动力,推动实现引才数量倍增、质量倍增和效益倍增。目前,已完成八批高层次人才认定工作,引进高层次人才411名,包括34名国家“千人计划”和58名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24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

  资金支持是人才创新创业的“助推剂”,有了充足的资金,政策落地才有保障。为加大对引进人才的扶持力度,市政府设立了每年规模1亿元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用于对引进人才的创业资助、科研补助、待遇补贴、住房安置、引进奖励等。其中,高层次创业团队和领军型人才可享受“5321”的资金扶持,即创业团队最高500万元创业扶持,创业人才最高3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200万元科研启动资金和100万元的安家费;同时,享受50%的贷款贴息和50%的个人所得税补贴。2013年10月印发《济南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完善项目管理体系。2015年12月,联合市财政局印发《济南南市引进国外智力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为引智工作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良好保障。

  目前,87位创新人才承担和参与的项目为引进单位实现销售收入约94.4亿元、利润约9.1亿元;264家创业人才企业,70%的创业项目已进展到“产品定型、小批试销或批量销售”状态,58%已有税收贡献(累计4506.48万元,其中2015年1883.28万元),61%有销售收入(累计14.66亿元,其中2015年5.29亿元),30%开始盈利,实现就业4015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12家,有3家企业已完成新三板上市,另有4家正在进行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前八批5150企业目前累计申报专利625项,获得专利授权281项,有259项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取得软件著作权246项;实现技术成果转化286项。B 以人才优势赢得创新发展

  从2011年至今,累计引进外国专家项目177项,引进急需、紧缺的高端外国专家898人次;国家、省、市三级投入引智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00多项,推动自主创新取得新技术、新产品120项;完成五批千层次人才(海外硕士或国内博士以上学历)认定工作,共引进千层次人才442名;引进人才协议扶持资金共4.3亿元,目前已实际拨付2.1亿元……人才聚集效应日益凸显,各类人才在济南创新创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济南加快转型升级、实现弯道超车汇聚了强大的人才力量。

  提到“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泉城”的发展战略目标,日立电工电气高压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日本籍外国专家大森庄司侃侃而谈:“济南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有着理想的发展条件,友好的投资环境,为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我市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加快现有经济科技开发区、留学生创业园、软件园、服务外包基地的转型升级,依托各类园区建设一批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优质平台载体,提升对人才的承接服务能力。济南高新区结合建设“齐鲁人才特区”,大力实施人才载体“四个百万”工程(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区、国际社区各100万平方米),160万平方米的齐鲁外包城、23万平方米的“5150”人才大厦、85万平方米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技术大平台和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已经投入使用,济南药谷产业园起步区已初具规模。位于长清大学科技园的济南创新谷,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正在建设45万平方米孵化器、72万平方米加速器,以及清华紫光科技园、中欧科技园等特色园区。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的科技型企业,制约瓶颈往往不是技术,而是资金。我市设立总规模5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5亿元科技投资基金、4200万元科技金融风险补偿金和500万元贷款贴息基金,建立“互助增信协会”,成立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带动社会多渠道投入,构建“投、贷、贴、偿”金融服务体系,多方式、多途径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2014年注资25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成立总额为2.5亿元的股权投资基金,优先投入科技初创企业,实现了财政资金的1:10放大。

  市人社局还联合省外专局,积极开展三级共建,在历城区、济阳县分别建成全省首家引智综合试验区和引进台湾人才智力试验区。在高新区成立了“国家软件人才国际培训(济南)基地”和国内首家“中日IT桥梁工程师交流示范基地”。建立国家引智成果示范单位1个,省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5个。

  尤霍·江珀宁是国际稀有功能糖研发著名专家,现任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及市场开发经理。在济期间,成功开发出6种色谱分离运行模式,并应用于“2万吨木糖项目”生产,使生产每吨木糖的成本降低5130元,该项目每年带动农民直接增收1.2亿元。他积极开发稀有糖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完善销售网络,致力于促成与国际大型公司的战略合作,使圣泉集团跻身于国际功能糖行业龙头地位。

  此外,我市充分利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和“中国山东海洽会”等平台层次高、影响大的优势,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端人才和技术合作项目。2016年4月16-17日,我市认真谋划、精心组织,顺利完成第十四届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参会参展任务,在需求发布、项目合作和人才机构洽谈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C 温暖服务建设外国人才之家

  构筑一流的平台吸引、聚集人才更好地持续推动产业改革,是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一步,只有不断完善对引智人才的后续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在人才服务上,我市出台并落实《绿色通道服务办法》规定,在资金申请、工商注册、出入境手续办理、融资、人才招聘、专家证办理、购房落户、医疗保健、子女入学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开通绿色通道。市人才服务大厅设立了海外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济南分窗口,确定实行“窗口一站式受理,专人全程代理式服务”模式,安排专人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服务。

  在人才聚集的高新区,实行“1+3”服务模式,成立高层次人才服务办公室,通过选派干部挂职、园区专人指导和选派“创业助理”等方式,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包括办公场所租赁、工商注册、扶持资金申请、购房、项目申报及参保就医等方面的问题。

  此外,我市还开发“5150”网上申报和管理服务系统,人才项目申报、资金申请及绿色通道待遇落实全部实现网上申请和审核;召开银企对接会,设立5000万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引导社会资金向“5150”创业企业投资;取消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济首次购房限购;将高层次人才纳入二类保健范围,确定定点就医单位,固定专门医生和预约电话,为人才就诊或保健咨询提供了快捷服务;努力营造“类海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了100余套配备全套家居用品的人才公寓,实现了拎包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