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退伍兵周长华的14个月落户苦旅:冲出制度死角

22.07.2015  18:40

  “郝记者,我是周长华,我的户口办下来了!”7月8日10点37分,电话那端的嗓门有点儿大。

  放下电话,同事问我,什么好事儿?看你乐的!

  是啊,我简直要开心死了。

  两个月了,一名年轻记者与一名退伍老兵,在与各个政府部门的拉锯战中结成了“战斗同盟”,作战任务是帮助退伍老兵周长华落户。

  而在此之前,这名老兵已经为此奔走了近一年。在制度的死角里,他无数次在希望与失望中徘徊。

  幸好,拉锯的最后,我们成功突围了。

  首次触雷

  没觉得这是个事儿

  5月20日,作为一个入行8个月的“新兵”记者,我采访了一个服役13年的退伍老兵。

  话不多,问一句答一句。尽管妻子无业,幼子多病,但不像以前遇到的反映人,他并不喜欢或是不习惯诉苦,只是反复强调,“我不是无理取闹”。

  他当然不是无理取闹。

  2014年5月,服役13年的周长华自济南某部队退伍。对19岁就入伍的他而言,这座城市,有结发4年的妻子,有缺失了3年陪伴的孩子,也有自己32年来将近一半的人生记忆。于是,离开部队后,在老家泰安与济南之间,周长华选择按照《兵役法》规定的异地安置政策,跟随妻子落户历城区华山街道菜园村。然而,在华山派出所,手中的安置介绍信“失效”了——这里要拆迁,户口冻结,不能落户。

  这是他第一次“触雷”。但工作人员也说了,可以确定安置单位后,选择在单位落户。和很多反映人一样,老兵认为自己手续都合法,“没觉得这是个事儿”。

  按照“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可能性有多小,那么它总会发生。

  小半年的备考、笔试、面试之后,周长华成功取得了济南市公交总公司的安置工作。马年走到尾巴时,试用一周的周长华接到通知——拿户口本、身份证办入职手续。

  “我还没有落户呢?”

  “没落户你来干吗?”

  “能把户口落在公司吗?”

  “你还没入职,不是我们的员工怎么落公司集体户?而且就算是我们的员工,你的条件也不符合我们公司的落户标准。”

  咚,咚,两拳把周长华打醒了。他开始意识到,这事儿好像没想象中简单。

  容身之所

  “养老女婿”不达标

  5月21日,周长华给我发了第一条微信,一张历城区人民政府2013年6月发布的冻结公告:

  除依法婚嫁、出生、退役(退伍)、退学、大中专(技校)学生毕业后未婚为落实就业单位、劳改释放等原因需要迁入和恢复户口的(不含退休)以外,其他人员一律不予办理入户、分户手续。

  和我所做的一样,最开始,周长华仔细研究,试图在这份冻结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依法婚嫁”是他找到的第一个突破口。按照要求,男到女方落户需要去公证处办理公证“养老女婿”。但妻子还有个弟弟,不符合山东省委办公厅厅字【2001】26号文件规定要求,公证申请被驳回。

  路被封死了,冻结令里确实没有容身之地。当城市里响起春节的欢呼时,站在制度死角的周长华觉得有些冷,黑暗自四面八方侵袭,但他不知道该如何抵抗。

  公司援手

  回原籍不能在济安置

  坐以待毙不是军人的风格。十几年军队教育之下,“不抛弃不放弃”已被刻入骨髓。

  羊年方至,周长华就开始了为期6个月24周,每周五个工作日在各相关部门打转的日子:

  华山派出所说,户口冻结、无法落户。

  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分局让找冻结单位。

  “冻结单位是历城区政府,可我们该找哪个部门?分局不知道,区政府工作人员也不知道

  。”没有门禁卡的周长华最后也没能进入区政府,在门卫的指点下,他去了历城区政府大楼门口的信访办公室。但答复是,落户归公安,这事儿还得找公安。

  直接赶到济南市公安局户政大厅的周长华还是没能得到满意答复。“所有人都很同情我。(他们)说,这事儿没有你一点儿责任,冻结令和《兵役法》打架,你被‘池鱼’,但我们也没办法。”

  继续!周长华成了“专业”上访户。山东省公安厅信访处、济南市公安局信访处、济南市信访局……“全济南跟这事儿沾边的,没有人不认识华山街道要落户的周长华。”

  直至5月下旬,我采访时,很多单位不必听完介绍,就主动解释。周长华所言,确实不虚。

  最后,在济南市信访局的协调下,济南市公交总公司松口:只要你有身份证,你回老家落户也行,我们一样接收。

  死角的防线松动了,周长华似乎看到了窗外的一抹霞光。

  但命运没有那么轻易地放过他。重开落户介绍信时,济南市民政局安置办告诉他,落户回原籍,就不能享受济南的安置工作。

  来自公司的援手被斩断,松动的窗口啪的一声关严了,一切退回到原点。基层

  “起义”

  上报特批折戟

  迂回战术宣告失败。周长华知道,是时候正面出击了。只有打碎窗户,才能重见光明。

  他努力争取外援。除了继续在公安、信访、街道办公室争取,他还学会了网上信访:区长书记信箱、市长信箱、省长信箱、济南市市民服务热线、山东省民生警务平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周长华尽力捕捉每一份可能。

  等待当然是煎熬的。努力也曾遭遇尴尬:注册山东省信访局网站时,因身份证号“无效”,注册失败。

  但努力终究会有回音。坚持放弃所有拆迁利益,只求落户安家的周长华获得了很多人的理解与支持。除了没人不认识他的公安、信访等单位工作人员,丈夫在济南市公交总公司上班的市民服务热线6016号接线员、部队转业的督察处处长、济南市信访局的科长等很多公职人员成了他的“战友”。

  4月,华山建设指挥部与华山街道、菜园村联合开会研究,决定按程序上报,申请特批。

  写下不参与利益分配的保证书,菜园村“两委”开会表决同意接收。材料被递交到华山街道办事处。但恰逢领导班子选举,周长华只能按捺住心焦,默默等待。

  但一个月过去了,材料始终没有继续向上报审。周长华得知,办不了了,自下而上的起义折戟。

  作战会议

  公安发函给政府

  5月25日,我采写的《老兵去年退伍至今无法落户》见报,他的战壕里增加了一些关心他命运的读者。同一天,转机出现。

  济南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户籍科长,历城分局户籍科长,华山派出所教导员聚首,专题研究周长华落户问题。最后决定,由历城分局户籍科长以分局名义发函给历城区政府。

  在微信、短信、电话里,周长华不断跟我分享进展:

  函书到区政府了;

  一位李姓副区长批示意见:请华山街道办开会研究,妥善处理;

  批示意见交给华山街道办了;

  ……

  又是一次漫长的等待,周长华有些不安,担心会重蹈覆辙,几次主动询问追踪进展。但遗憾的是,我没什么好消息可供分享,只能跟他一样,不断追问而已。

  不知道是不是追问起了作用,6月9日,一名自称华山街道办的人给周长华打电话,“为了你好,别耽误了。不要总是对华山街道办事处使劲,应该找历城区政府。”

  “胡说八道,副区长都批示了,还怎么找区政府?”气愤无济于事。

  一周后,我收到了周长华的

  短信,“你说我这事儿是不是没人能管的了了是吧?盛市、区街道都在推!”

  铺面而来的绝望里,此时任何安慰都苍白无力。周长华说,他准备去北京上访。不过说说罢了,没有身份证,别说去北京,他买不到离开济南的任何一张车票。

  喜讯

  传来

  户口办下来了

  6月15日之后,周长华的电话、短信甚至微信,再没响起过。

  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日复一日采访、报道。两星期后,站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接听现场,看到历城区区长的那一刻,我想起了周长华。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再一次的失望,但我想应该再试一下。

  “在吗?”

  “在。”

  “现在历城区区长正在接听热线,你要不要打个12345试试。”

  站在接线大厅,我不知道周长华的电话有没有打进来,区长给了他什么答复与承诺。这一次的“通风报信”是转机还是再一次的无望。

  谜底在一周后揭晓。

  “郝记者,我是周长华,我的户口办下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抗战”结束了。7月1日的热线电话里,历城区区长告诉他已经制订解决方案,找负责人。从华山工程指挥部追踪到华山派出所,一周后,办齐所有手续的周长华终于拿到了自己的一页户口。

  “区长说,济南市政府正在研究出台此类问题解决方案。”从死角走出的周长华身后,被他和他的“战友们”拉扯出的缝隙里,悄然爬进了一缕微光。

作者:郝倩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