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鸟市一天交易上万只 天价鹦鹉数万元

28.04.2015  11:41

    英雄山北山附近每天都有遛鸟、卖鸟的人 记者高歌 摄

  济南的春光总是极其短暂。这短暂的“春脖子”,只有鸟儿抓得准:在济南,只要听到鸟语啁啾,便是春到了。甭管天儿多冷,只消再等几天,定能见到好花嫩草。

  4月23日,“山东爱鸟周”活动启幕,这也是济南市第34个爱鸟周。为期一周的爱鸟、护鸟活动,将持续到29日。据了解,保守估计,目前济南鸟市一天的交易能达上万只。除了火爆的观赏鸟交易外,也有野生鸟交易混杂其间。

   爱鸟者众:

  济南遛鸟习俗仍在传承

  24日一大早,英雄山风景区西麓半山腰的一片空地上放了成排的鸟笼。笼中多是画眉鸟和百灵鸟,此起彼伏地欢唱着。遛鸟人坐在树荫下,围着圆桌喝茶,有说有笑。他们多是老年人,玩鸟的年头都在六七年以上,定期在这里聚会。

  济南人遛鸟最早是跟北京人学的,主要是两个阶段:手里提着笼,笼外罩着布罩,得前后轻摇鸟笼,这就是行家说的鸟不遛不叫,人和鸟常遛弯,关系熟了,鸟才敢放声鸣叫,这样一段驯化,术语叫做“压”,一只生鸟至少得“压”一年;光声大也不行,曲调好不好听,得靠“会鸟儿”,就是遛鸟人聚起来,揭开鸟笼的罩子,让鸟赛着叫。

   买卖火爆:

  周末鸟市吸引八方来客

  在市区,花鸟市场主要有英雄山、凤凰山和大明湖三家。21日至25日,记者走访发现,三处均设有固定门市,但数量不多:英雄山文化市场内5家,凤凰山花鸟市场内5家,大明湖只有1家。门市销售的全部是观赏鸟,价格分布呈现两极化:低价以虎皮鹦鹉为代表,一只10元到30元;高价以进口鹦鹉、百灵为代表,开价可以达到上万元。

  “我们一楼有三家卖鸟的店,规模比较大,一个店一天能卖1000到2000只鸟。二楼有两家,一个店一天能卖几百只。进货主要在咱们省内,还有河北、内蒙古,个别也有进口的,卖家也是哪儿都有,有济南的,也有外地的。店家都能提供鸟类检疫证明。”凤凰山花鸟市场的管理人员说。

  然而,济南最火的鸟市却不在门市。每到周末上午,英雄山、凤凰山、标山、仲宫和长清还会有鸟市大集开张。开市时间只有半天,摊位却能达到上百个,各地的鸟贩云集,不少外地的鸟友也专程赶来,还有带着自家新孵的幼鸟参与交易的。

  25日,周六,又到了英雄山鸟市大集开张的日子。早上六点,英雄山文化市场就挤满了人。来赶集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从市场的西门进去,直到英雄山半山腰,鸟笼子随处可见。笼里的鸟儿以观赏鸟居多,除虎皮鹦鹉、百灵、画眉等常见的鸟儿外,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鸟:“这是黑子”、“这是绣眼”……摊主们热情地介绍着。

  记者大体打听了一下市场上的行情:一只品相普通的八哥要价大概150元,再便宜点的50元,贵的则能卖到上千元;一只品相不错的金丝雀至少200元;一只黄雀开价也要40元……“还没开嗓的生鸟,几十元钱也是有的。‘清口’的百灵有价无市,一万块也有人要。”一摊主称。

   屡禁不止:

  仍有非法滥捕打擦边球

  22日上午,在英雄山半山腰广场,一中年男子用网兜提着3只麻雀和2只喜鹊,自称是在山里刚抓的,要卖给鸟贩。鸟贩接过网兜,给了男子20元钱,把鸟放进大鸟笼。记者随后上前问价。鸟贩称,喜鹊50元一只,麻雀20元一只。25日,记者在英雄山再次目睹了有人用网兜卖野生鸟,一次兜售的数量不超过10只。鸟贩子用3元到5元一只的价格收鸟后,转手又以30元到50元一只的价格卖出去。

  业内人士说,这些年来,由于国家打击非法捕鸟的力度加大以及禽流感事件的影响,台面上大规模的野生鸟交易几乎看不到了,但还有一些不上台面的非法交易在暗中进行着。近两年间,本报新闻热线就曾多次接到举报,称在长清南部山区的山林以及黄河附近湿地,有人夜间用网、氙气大灯甚至毒饵诱捕鸟类。而这些用非法手段猎捕的鸟类绝大多数流入了市民的餐桌。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所有的鸟类都是受保护的,严禁捕猎和经营,非法捕捉、贩卖20只野生鸟类即构成刑事犯罪。早在1997年,济南市政府就明确规定环保局是自然保护区的行政主管部门,拥有行政处罚权,猎捕一般鸟类每只罚500元。相关链接

   济南的鸟笼子经济

  “济南爱玩鸟儿的族群相对稳定,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鸟笼子经济。”凤凰山花鸟市场一位管理人员说。

  鸟笼子经济的首要元素是鸟,鸟的身价因面相等原因有很大的悬殊。

  第二环就是鸟食。如果给鸟吃棒子面或小米面,最好能拌点鸡蛋黄,有时还得加点焙干后碾成细末的牛肉,时不时鸟儿还得吃些“活食”如蚱蜢、蟋蟀等。而受不了这番折腾的养鸟人在市场上花钱就能买到省心。

  利润最高的是鸟笼子。鸟笼分圆笼、方笼两种,不同习性的鸟适用不同的笼子。比如,画眉喜欢有跳杆的笼子,百灵就适合住在台面粗糙的大笼子。做工精细的鸟笼售价颇为惊人,有人甚至不养鸟专以搜集名贵鸟笼为乐。 (记者张丹丹)

   相关新闻

  地里捡只受伤大鸟竟是二级保护动物

  半个月前,历城区董家镇谢家屯的盖女士去打理蔬菜大棚时,发现地里蜷缩着一只受了伤的鸟。“我上网查了,我捡到的很像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这么珍贵的动物我不能也不敢再养了。”27日,盖女士给记者打来电话,希望能给这只鸟找个家。

  “当时它已经飞不起来了,精神头也很差,我对象给它喂了点水,然后把它抱回了家。”盖女士说,鹤的翅膀受了伤,她给它喂了点消炎药。“我每天去市场给它买二三十块钱的鱼,它一次能吃好多,我觉得它的状态越来越好。”

  27日17:00多,动物园鸣禽队队长王林森和两名工作人员来到盖女士家。只看了一眼,王林森就确定,这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蓑羽鹤。只见这只鹤通体蓝灰色,眼先、头侧、喉和前颈呈黑色,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极为醒目。前颈黑色羽悬垂于胸部,脚呈黑色,两翼前端有明显外伤。

  王林森说,受伤的蓑羽鹤将被带回园内隔离饲养。“目前尚无法判断它是野生还是家养,我们会请兽医来检查它的情况,检疫它是否携带外来细菌,同时治疗其外伤。”

  蓑羽鹤在我国东北大面积的草原上繁殖,迁徙时经华北各地、青海和西藏,抵华南、华东及缅甸、印度和非洲东部越冬。“据我猜测,这只鹤很可能是在迁徙途中受伤掉队,误入村民家。”王林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