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农村娃也能在家门口学艺术

29.07.2015  20:07

  7月21日、22日,随“聚焦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济宁市汶上县、兖州区和邹城市,记者深感这里的基层文化服务亮点多多。

  汶上县在春秋时代被称为中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作为整个鲁西南地区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中都民俗馆,为明清仿古建筑,它是鲁西南面积最大、展品最多、特色最鲜明的民俗文化专题展馆。

  展览内容分为喜庆民俗、民间文化艺术、生产生活三大展区,有婚礼、生礼、寿礼、手艺、曲艺、民居、生产、生活等八个展厅,各类实物展品10000余件,非实物展品2000余件,非物质文化遗产50余套。

  中都民俗馆通过大量的民俗实物和老照片,并运用现代高科技技术手段,形象地展示了鲁西南、特别是济宁及汶上当地婚嫁礼俗、生育习俗、寿诞礼俗、民间手艺、戏剧艺术、曲艺艺术、民间生产生活习俗等民俗文化。

  在兖州区新驿镇文化中心,文化广场、非遗展厅、书画室、图书室等汇集一处,为村民提供服务。区文化馆定期安排艺术老师来指导上课,让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接受艺术培训。

  兖州区图书馆自2008年在全省率先免费开放后,志愿者服务开展得很有声势,200多名志愿者,或长期,或短期,志愿到图书馆服务,为读者提供借阅方便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看书的机会。图书馆每天接待的读者由原来的一二百人上升到现在的七八百人,节假日达到2000多人。

  济宁的邹城市是亚圣孟子故里。邹城市近年来着力挖掘孟子思想,以孟子文化品牌带动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推动传统文化接地气、聚人气。

  21日上午,在孟庙,记者邂逅了一场按照宋代礼仪举行的开笔礼。在启蒙老师的带领下,正衣冠、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等,一套程序下来,孩子们得到了一次生动的国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