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就业率难敌社会偏见 6年山东“消失”274所中职学校

03.03.2016  16:42

  日前,教育部发布消息称,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据公开资料显示,这已是第9年中职就业率超95%,在大学生就业形势未见回暖的情况下,中职如此好的就业成绩单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吊诡的是,中职学校日渐萎缩、生源数量锐减却是在中职生就业率连年高居95%以上的背景下发生的。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全省消失了274所中职,在校生锐减30万,在与普高招生竞争中,多数时候,中职都还处于绝对的劣势。这看似反常的现象又该如何解释?中职“叫座不叫好”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连续9年中职生就业率超95%平均“一个萝卜五个坑”哪类学生就业率最高?不是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也不是高职学生,而是中职毕业生!

  日前,教育部发布《2015年全国中职学生发展与就业报告》,这已是教育部连续第4年对外发布全国中职学生就业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为515.47万,就业人数为496.42万,就业率为96.30%,对口就业率为77.60%。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落实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报告和审议意见情况。据他介绍,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9年超过95%,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连续3年超过90%,毕业生就业呈现去向更加多元、紧贴结构调整、密切服务城镇化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等特点。

  就山东而言,中职生就业也火得一塌糊涂。比如,在被称为大学“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就透露了一组让很多人瞠目的数字,当年,全省中职生整体就业率为99%,高职生为80%,本科生为70%。近年来,记者采访的多所中职院校就业双选会,几乎全部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岗生比普遍都达到了5:1以上,也就意味着平均5个岗位等着1个学生挑选。

  “我们学校近几年就业率稳定在98%左右,很多企业来招人,甚至抢不到人。”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有关人士介绍,据他们统计,旅游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就业形势最好,其次是会计、机电等专业。此外,济南不少中职学校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方便学生就业,为名企定向培养他们所需的技术人才。

  另外,除了就业好,中职学生在上学期间还能享受不少优惠。比如,2014年开始,济南中职生全部实现免费上学,而且没有任何杂费;此外,按照全市中职在校生比例的10%,国家对贫困家庭的学生进行资助,每生每学年2000元。

  记者获悉,我国将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将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中职就业成绩将更多地展现出来。

  中职生学历“天花板”被打破

  两成学生继续深造

  另外,在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中职学生就业情况中,学生的就业去向引起记者注意,数据显示,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占就业总人数的52.04%,仍为中职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占16.27%,以其他方式就业的占11.67%,另外,升入各类高一级学校就读的占20.02%,比2014年增加了4.7个百分点,这是自2013年公开相关数据以来,中职生升学率首次突破20%。这充分说明,近年来推进中高职衔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升学“立交桥”得到拓宽。

实际上,近年来,中职教育的学历“天花板”正在慢慢打破,孩子求学有多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参加主要面向普通高中生的夏季高考,二是参加主要面向中职生的春季高考,三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