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17处湿地公园重塑湿地之城 华山湖可直航大明湖

29.06.2015  11:17

  济南是一座山水之城,它的水不只是泉水,还有大片湿地,有着“城市之肾”的美誉。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提出,要想城市漂亮,则要显山露水,这样既保护了生态,又勾勒出了城市风景图。

  一片湿地的形成与发展,势必会给周边百姓的生活带来影响,在他们的心中,湿地既是城市的馈赠,又寄托了自己的无限希望。济南要想“显山露水”,华山湖湿地开发是重要一环。 记者郭尧 摄 风景优美的济西湿地 资料照片

  华山湖呼之欲出站高架可遥望碧波万顷

  作为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济南的湿地露出来,相关部门正在想办法。今年1月历城区两会上,区长吴承丙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华山片区将建华山历史文化公园,其中包括开挖华山湖。

  黄金景观带的重点面积6000亩将来可直航大明湖

  华山湖既是今年历城区要做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济南水生态文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将在济南中部泉水景观区继续推进城区河道截污治污工作,打造“环城公园—大明湖—小清河—华山”黄金旅游景观带,实现水系连通。

  根据相关规划,华山湖在华山历史文化公园内,大致位于济青高速、二环东路和小清河合围区域,湖面面积6000亩,是大明湖的六七倍。园区内将华山、驴山、南卧牛山和北卧牛山包围起来,打造成“湖心岛”,将来在二环东路高架上就能遥望华山湖的碧波万顷了。

  建设往往与拆迁密不可分,华山历史文化公园规划范围内共涉及23个行政村,其中石门李家庄、前王等19个行政村需整体搬迁,高墙王、还乡店等4个行政村则占用部分土地。这些村庄将整合为2个安置区,分别选址在将军卷烟厂及附近区域和马家桥附近区域。

  济南人的湿地情怀儿时水域不再73岁老人曾自编规划图

  对一些济南人来说,华山湖这个名字似曾相识,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确切位置。在73岁的许欣盛记忆中,那是他儿时在华山周围的一些面积较小的水域,后来随着城市开发和其他变故,水域越垫越小,变成了鱼塘和藕池,所谓的湖更是不见影踪。

  长年住在这一片区,许欣盛对华山一带很有感情。他从1986年就开始研究华山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现状。早在10年前,许欣盛就自己编制了一套华山片区开发规划,他建议在黄河大坝南岸建一块湿地;同时恢复华山湖,重建华山周围的环山湖,将湖与小清河相连,起到蓄水作用。

  如今华山湖真要开挖了,他认为这是件大好事:“城市发展硬化面积增加,内涝风险也随之提升,如果小清河与华山湖之间实现连通,发生强降雨时,城市积水可排往湿地,就能解决内涝的问题,实现生态连通。”江北最大湿地隐于城市的世外桃源

  与“待字闺中”的华山湖相比,位于城区西部的济西湿地则已开发多年,目前水域、植被等已基本成形,加上是免费开放,虽然园区配套尚未完善,但一到节假日也吸引不少市民前去游玩。

  最天然的水域东西绵延13公里水域被陆地不规则切割

  济西湿地几乎是“藏”在繁华都市背后的。沿经十西路向西行驶,过了润华汽车公园,在朱庄附近向北拐,从玉符河西岸的一处入口向南,便是通向济西湿地的“秘径”。所谓湿地,最主要的构成元素就是水。在这里,水域被陆地“切割”开,不规则分布,成片莲叶漂浮在水面上,在白莲的点缀下,格外具有生趣。靠岸的水面上,一人多高的芦苇随风摆动,苇丛深处还能听到水流在风的作用下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附近村民介绍,济西湿地东西全长有13公里,可谓一步一景、别有洞天。

网络编辑: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