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一家鼓书院救活多项“非遗”

15.05.2015  12:59

  “山区平川,红心相映,乡亲们日夜盼望子弟兵……”4月12日,在阳信县梨花园“省农民科技状元”朱万祥塑像前,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竹板传承人李洪彬表演传统曲目《平原作战》,赢得了游客的阵阵喝彩。9日—12日,阳信县万亩梨园梨花盛花期间,县鼓书院的民间艺人把舞台搬进了梨园10个景点。3天,60场,30多位艺人带来的西河大鼓、毛竹板等鼓书表演,让游客赏花踏青的同时品赏到了免费的鼓书大餐。

  阳信县自古说书艺人多,鼓书更是一绝,像西河大鼓、渤海大鼓、毛竹板书、木板大鼓和鲁北大鼓,已被列入省级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信县文化馆馆长周和平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阳信就有一支曲艺队伍,是当地门类最全、水平最高的一个团体。但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媒体、音乐的冲击,到80年代,这支队伍迫于生计压力就解散了,人员大多转行,少数还坚持说唱的,等来的只是“叫好”,却不“叫座”,也就一年唱个两三回算“解馋”。

  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大量留守老人和儿童,能说会唱的老艺人却空有一身绝技无处施展,面临失传。2009年,在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深思熟虑后,周和平觉得在市场难起作用的情况下,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于是,他把全县说唱鼓书的代表性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阳信县鼓书院,由政府给他们提供统一的食宿和演出服装,常年开展免费送曲艺下乡活动。为调动老艺人的积极性,个人每表演一场政府发给50元补助,解决他们基本的生活问题。

  除了大规模的演出,鼓书院常年保持8名艺人,深入全县10个乡镇的农村巡回演出,多时一天能演3场,一年下来有260余场。说书,成了他们的职业。“鼓书院就是我们的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秀兰说,在一起,大家有共同语言,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提高说唱技艺。鼓书院的成立使这些濒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了艺术青春。

  久负盛名的惠民胡集书会是鼓书院每年必去的年度盛会,鼓书院的老艺人们穿上统一的服装,“组团”参加,这也让书会上很多单打独斗的艺人羡慕不已。

  “宁帮十吊钱,不把艺来传”,说的是过去师傅一般不轻易传授才艺。而现在,传统曲艺面临着失传的困境,老艺人一直担心自己去世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唱腔和表演,后人再也听不见、看不到了。“老艺人们的平均年龄都快70岁了,他们的说书艺术还能保留多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丢失就太可惜了。”周和平忧心忡忡:鼓书院刚成立时有25人,现在还剩下20人,而这20人中有5人因为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说书。  据了解,从去年6月份开始,该县文化馆即着手把说书老艺人的代表作进行录制、整理。由于老艺人选的鼓书一般都很长,加上他们年龄大,说上一段便需要休息,一部鼓书要七八天才能录完。

  截至目前,9位老鼓书艺人说唱的鼓书已录制,包括西河大鼓、渤海大鼓和毛竹板书。除了长篇的鼓书,该县文化馆还专门整理了鼓书艺人的精品小段。每位鼓书老艺人整理后的影像资料都超过10个小时,共计100多个小时。

  老艺人说书方言重,有些除了说书者本人,别人既不懂音也不明意。为此,当地又组织人力,将老艺人说唱鼓书的唱词逐句整理成文字,现已整理了70余万字,并将这些文字编辑到影像中形成字幕,制成DVD永久保存。此外,鼓书中的唱腔也将由专业人员整理成现代音乐的曲谱,便于大众化接受,一般人照着文字、曲谱就能说唱,有利于传统曲艺的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