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02.01.2015  14:53

    新年前夕,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冯家镇李雅庄村文化大院里,几百名乡亲正在观看沾化渔鼓戏剧团演出的渔鼓戏《冬枣树下》。据了解,这是沾化县渔鼓戏剧团在2014年的第207次送戏下乡。

  “免费送戏”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滨州市财政已经投入财政补贴320万元,市县剧团已累计下乡演出3147场,将沾化渔鼓戏《冬枣树下》、博兴吕剧《姐妹易嫁》、无棣评书《红顶清风》等多个本土精品戏剧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滨州市委书记张光峰说:“文化惠民要给群众一些有形的、长远的、实质性的‘福利’,要有长效机制,村村、天天坚持下去。”为此,滨州市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实施站位更高、内容更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工程,确定实施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08项实事。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各种各样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机盎然”。自全市“群众文化人”统计认定工作和“群众文化舞台、百姓才艺展示”活动全面开展以来,23000余名农村“群众文化人”获得了认定和培训,并自发在所在村组织了16300余场次文化活动,面向农村群众的文化服务已经不用等不用盼,实现了“天天见”。   送下去“零距离”、住下来“天天见”的模式,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逐步改变了农村的生活习俗和社会风气。如今的滨州农村村委大院墙上都有个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道德典型的姓名、照片和事迹材料,以身边人身边事潜移默化地教育村民。目前,全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投入资金100万元,将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全市80%以上的村庄。   如今,在全市有许多彰显地方特色,散发着浓郁“文化味儿”的乡土文化产品,如博兴县草柳编、惠民县剪纸、无棣县盐雕,还有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国礼——海瓷,以及蜡染、布艺、泥塑等成了国内外市场的“宠儿”。2014年年底,全市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2万人,年度总产值超110亿元,年均增长幅度达20%,大大超过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