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出台“十三五”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2.12.2016  13:41

滨州市民未来将拥有更宽阔的健身空间

 

  近日,滨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滨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对“十三五”时期滨州市全民健身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计划》指出,“十三五”时期滨州市全民健身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推进体育文化传播、丰富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进健身服务业发展、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涉及六个大的方面。到2020年,滨州市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3%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38%以上,健康素质主要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组织体系和健身指导体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体育消费需求更加旺盛。全民健身在倡导健康生活 、团结凝聚人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

  在推进体育文化传播方面,滨州市在“十三五”期间将营造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和社会舆论氛围,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在丰富全民健身活动方面,“十三五”期间,滨州市将大力推广普及健身跑(走)、骑行、越野、登山、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秧歌等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继续组织好市、县全民健身运动会和各类人群综合性赛事。围绕元旦、5月全民健身月、6.15全民健身大联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组织主题健身活动。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积极开展打造“市有品牌、县有特色”全民健身品牌特色活动。

  为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发展,计划提出,要加快体育社团改革,健全健身组织体系,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到2020年,滨州市县级体育总会、老年体协、农民体协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覆盖率达到100%,全省全民健身站点达到每万人8个以上,面向社会提供全民健身公益服务的志愿者达到1000人以上,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占总人口比重达到3‰。

  在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面,到2020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县(区)全部建有“三个一”工程(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体育公园或健身广场),乡镇(街道)普遍建有“两个一”工程(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或灯光篮球场、一个多功能运动场),社区、行政村建成一个多功能的文体广场,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县级以上主城区建成“15分钟健身圈”。打造2个绿色生态休闲体育活动基地和2条节假日体育休闲精品线路,争创省级特色体育休闲项目。新建居住区和社区严格落实“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公共体育设施配套建设标准,并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推进企事业单位、公园等符合全民健身需求的公共场所对全社会开放。

  为推进健身服务业发展,滨州市将加快发展健身服务、竞赛表演、场馆运营、体育中介等核心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借助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引领和窗口作用,争创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和示范单位,拉长产业链条,形成聚集效应。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健身俱乐部,开展第三方健身俱乐部星级评定工作,促进俱乐部规范发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与养老服务、运动康复、旅游休闲、教育培训、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融合发展,加快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广告、体育影视、体育物业、体育文学创作等新型业态发展,为社会提供专业化体育服务。

  “十三五”期间,滨州市将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在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青少年体育、完善老年人健身保障体系、实施“助残健身工程”、推进职工体育、加快发展足球和冰雪运动等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到2020年,滨州市各乡镇(街道)将普遍建立“1+4”发展模式,即1个体育总会,1个老年人体育协会、1个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2个以上单项体育协会发展模式。加强学生体质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考核评价,将考核结果纳入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升学的重要依据或参考。对于足球这一重点项目,滨州市将加大发展力度,将其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来,创新足球管理模式,完善足球产业链,积极推动足球事业改革,使每万人拥有的足球场地达到0.7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