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1人通过滴滴拼车返回济南 顺风车成春运新选择
中国山东网2月16日讯 (记者 张敏敏) 日前,滴滴顺风车宣布,截至2月13日(正月初六),通过滴滴顺风车合乘返乡和返程人数已破百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搭顺风车回家过年和返程已经成为春运的新选择。其中,初一到初六,返程目的地为济南的合乘返程人数为5601人,排名全国第9位,山东省居首。
乘客:搭顺风车回家过年省时省力省心
路女士在济南工作,老家在淄博市淄川区,平时回家她都是选择坐客车,从住处到济南长途汽车站,再搭乘济南到淄川区的客车,然后从淄川汽车站回家,大约要花三个半小时,如果遇到节假日乘客比较多,车辆需要调度,她花的时间还要多,客车票是30元。有时她也会通过网络平台找人拼车回家,费用也是30元,但是像坐客车一样,她需要赶到车主指定的地点上车,最后在车主指定的地点下车,并不是很顺畅。
猴年春节,路女士首次用滴滴跨城顺风车拼车回家,她用“省时省力省心”六个字来形容这次回家的感觉。“车主到我指定的地点接我,然后直接把我送到我家楼下,省去了很多周转的环节,而且春节期间车主比较多,可选择的时间比较多。”路女士说,她从济南诚基中心到淄川,共花了两个小时,花费50元。
“虽然滴滴顺风车回家会多花一些钱,但是仔细算一下,这种回家方式省去了我从住处到济南汽车站及从淄川汽车站到老家的费用,还省去了很多周折,这样的话我觉得是值得的。”路女士说,因为车主的信息都已经详细登记,所以她不太担心安全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她可以认识同样在济南打拼的老乡,多交了一些好朋友。
老家是潍坊的张女士猴年春节选择了坐动车回家过年,之所以没有选择滴滴顺风车的原因是担心过节期间高速路上太堵,回家要花费更多时间,但是她觉得搭顺风车回家过年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因为从潍坊下火车之后她需要再转客车回家,搭了合适的顺风车可以直接给送到家门口。
顺风车主:拼车可以分担成本,路上也有人陪伴
在济南工作的陈先生,老家也是淄博的,往年他都是自己一个人开车回家,两个小时的路程很枯燥,有时候遇到高速堵车更加心烦,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他算了一下,自己开车回家的成本是150元,包括50元的过路费及100元油费。
猴年春节,他注册成为滴滴顺风车,并成功找到三个想要拼车回淄博的人。其中一个人在济南工作,出发前陈先生到该人指定的地点去接上他,并把他送回家,收他70元拼车费。另外两个人从浙江坐动车到济南西客站,陈先生到济南西客站接他们,并把他们送到淄博市指定的地点,共收两人200元拼车费。
“算上接送他们花的时间和油费,我其实并没有赚钱,我觉得拼车回家最大的意义在于,有人一起分担回家的成本,并在路上相互陪伴。”陈先生说,对于乘客,他们也并没有多花很多钱,例如两个从浙江来的乘客,他们回家如果购买客车票需要57元,两张票就是114元,他们从西客站打车到济南长途汽车站也要50元左右,这样算来他们回家至少要164元,所以花200元拼车回家对他们来说也很划算。
陈先生是第一次邀请乘客拼车回家,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很便利、很经济的回家方式,不仅提高了私家车的利用率,也有利于节约资源和成本,还会让人们结识更多的老乡,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滴滴:通过滴滴顺风车合乘返乡和返程人数已破百万
1月21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王水平明确表态,只要不以盈利为目的,交通部支持春运期间互联网平台推出的“拼车回家”。滴滴顺风车相关工作人士表示,从滴滴顺风车春运分流的实际情况来看,交通部在春运前对网络拼车的鼓励收到了积极的效果,截至2月13日(正月初六),滴滴顺风车已运送27.5万人在春节后返程,加上节前共输送的81万人合乘返乡,这意味着通过滴滴顺风车合乘返乡和返程人数已破百万。
数据显示,2月12日是滴滴顺风车返程的最高峰,与铁路、民航的返程高峰期一致。而从返程目的地来看,排名前五的返程目的地分别是成都、北京、武汉、深圳、杭州;其中成都的返程人数最多,6天时间返程的人数近3万人。节后的热门出发地则大多是四五线城市,而一二线城市在节后的出行情况较为平缓,其中,排名前十的人员流出城市包括重庆、衡阳、常德、荆州、黄冈、石家庄、保定、赣州、大同、安庆。
此外,与传统的春运出行方式类似,2月14日之后,一直到3月3日春运结束,仍将有大量的滴滴顺风车春运跨城订单产生,这也意味着仍会有更多的人通过滴滴顺风车返程。
“随着中国私家车保有量的快速激增,以及中国春运期间运力紧张的情况长期持续,中国人开车回家过年已成为一种常态。这些运力如果加入顺风车将会很大程度缓解春运的压力,并能让更多的人返乡和返程。滴滴顺风车虽然首次参加春运,但截至目前已经有百万人合乘回家或返程,相信以后滴滴顺风车在节假日时期将会发挥更大的运力效能。”滴滴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表示。
记者了解到,初一到初六,返程目的地为济南的合乘返程人数为5601人,排名全国第9位,山东省居首。
作者:张敏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