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在潍坊科技学院建立职业能力培训中心

24.11.2014  13:24

      近日,教育部全国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培训潍坊科技学院培训中心授牌暨欧特克公司软件捐赠仪式在潍坊科技学院举行。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总体专家组专家、企业数字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卫东,为潍坊科技学院培训中心授牌,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潍坊科技学院校长李昌武代表校方接受了培训中心牌照。欧特克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教育项目经理肖尧,向学校赠送市场价值高达2000多万元人民币的Maya、3DMAX、Inventor、AutoCAD等125套欧特克正版软件,学校纪委书记杨专志代表校方接受软件,并简要介绍了学校建设和发展情况。
      之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将针对潍坊科技学院专业设置情况,选择28个专业进行相关软件的对接,双方将围绕职业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展开合作,广泛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和普及,为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建筑、城市规划、园林园艺、地理信息、服装、视觉艺术、动漫、文化等产业领域培养具有较高信息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合作提高中国工程技术领域教学和师资水平。   
      今年,潍坊科技学院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卓越的高层次教师团队、完善的网络服务和高效的服务质量优势,与浙江大学万朋网络技术公司合作建设了寿光第一所互动网络学习中心——潍坊科技学院网络教育中心,开展了大学生考研、专升本辅导,中小学生网上课堂,网上蔬菜医院等9个领域的网络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深受社会欢迎。与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成功合作,是潍坊科技学院校企合作工程步入应用型特色高校建设深水区的生动例证,必将有力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校企合作”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的,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体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科学定位的重要元素。作为一所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潍坊科技学院将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定为战略发展目标,校企合作也因此在潍坊科技学院有着更加丰富的实践和内涵:一是探索出了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院(所)合作、校企合作、优势专业办产业等不同的合作办学渠道,校企合作形式更加灵活,合作内容更加深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更加突出;二是成立了由政府、行业协会、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组成的专家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一线企业和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将用人单位用人标准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桥接相融;三是与海尔集团、晨鸣集团、联盟集团、墨龙集团、顺风速运等29家大型企业集团合作,开设了冠名班;四是与海尔集团、漫博通国际动画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比德文控股集团等30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了订单教育;五是组织了“教授、博士企业行”,服务企业发展,转化科研成果,合作科研攻关,反哺课堂教学;六是引进企业生产线,建立专业技术研究所,校内实训楼变车间,教研室变工作室,课堂成“工厂”,教学、实践、生产、科研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线不断延长;七是学校实践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核心科研机构、培训基地建在学校,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无缝对接;八是利用优势专业办产业,建设了包括环球软件、学苑文化传媒公司等10多家子公司在内的山东飞翔软件产业集团,开辟了校校企合作人才自我供销流水线;九是建设了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了YBC创业指导服务站,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智力、科研支撑和团队智慧,以及企业专家、高工的一线经验,打造了从校内人才到社会英才、帅才的试水区;十是发挥博士团队优势,建设了生物工程研发中心、13个专业研究所、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汽车机械实训中心和占地100亩的蔬菜新品种繁育基地、占地10000平方米的蔬菜新品种展示厅——菜博会9号厅等一大批校内科研机构和实验实训基地,为服务教学、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和校企合作提供强劲的科研源动力。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养目标是职业精神与技术技能高度融合,这是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从国家发展层面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潍坊科技学院积极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办学以师为本,教育以生为本、质量为魂的理念,打造了“适合的教育”,学校内涵发展“六大工程”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校企合作成为办学新常态,呈现新亮点。(潍坊科技学院)